以下为《《功利主义》 读书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功利主义》 读书报告:
绪论
绪论的开头穆勒就提出了一个在哲学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定性的问题,行为对错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不新颖,但是却一直争议不断,“始终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因为在伦理学界都没有公认的一套标准,但是穆勒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检验一个行为对错,因为将伦理道德也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即便行为对错的标准这一基本原理仍然模糊不清,可是“一门科学的详细学说通常并不是从它所谓的第一原理推演出来的”,所以行为的对错,也可以通过判断做出行为的手段的对错,这里穆勒还提到了一个通过感官来判断行为对错,可以说是所谓的第六感,将这种本来就带有一定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感官用在道德判断上,倒显然有点无稽之谈了。
穆勒在绪论中也提到了人们对于功利主义在认知上是存有一定偏差的,大众所理解的功利仅仅是一种带有贬义的词,认为有功利之心的人,都不值得深交,这也是穆勒写这本书的初衷所在,他希望可以将功利主义全面的完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何动物身上都是不变的,但是,将动物的快乐等同于人的快乐,这就是一种自我贬低的行为了。动物的快乐是浅薄的,人却截然相反,人类具有的官能要高于动物的欲望,而这些官能一旦被人意识到之后(这种意识是必然的),那么,只要这些官能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不会感到幸福。
穆勒认为快乐除了数量还有质量上的差别,某种快乐比其他的快乐更值得欲求,更具有价值。他提到,能够同时接触到两种快乐(质量上的快乐和数量上的快乐)的人,会更加偏好于用自己特有的高级感官感受到的快乐,如果一个人只会尽情享受禽兽的快乐,那么他也变成一个低等动物了,人的优越性就不能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
针对功利主义还有许多的非议,穆勒也对此一一做出了解释,让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对功利主义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公正的了解,再次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个就是功利主义行为标准“最大幸福”原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而是全体人员的最大幸福,这就将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区分开来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功利主义》 读书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