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文献综述

本文由用户“XIAOYING17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28 12:02: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日关系的文献综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中日关系现状

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在战火,冷战,和解,合作与交流,紧张与缓和中交织前行。战火中的中日两国是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演变的基调,它将长时间的影响两国人民在对待两国发展的态度看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大国迅速崛起,为夺取更多的原料和市场,他们用武力打开了东方的中国和日本。但因两国对待外来文明和侵略的态度和做法不同,这两个国家的也将迎来不一样的命运。日本通过 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推翻幕麻份治,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企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米。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加上经济发展的局限和对外扩张谋求发展道路的野心,使得它迅速将它的魔爪伸向了贫弱的中国。甲午中日战年就是最好的证明。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掠夺中国大量的赔款和土地,客观上促进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助长了日本对外抢掠的野心,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中日甲午战争实际意义来讲只是战火中的中国和日本的-一个彩排。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国家之晸的的奶弥漫之前,日本又自导自演在中国抵开它接下来惨无人性对中华民族的残害的一个又一个的序幕。1931 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五的“华北事变”,日本一次又一次的将它的铁蹄踏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日本本国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野心。终于,在 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爆发全面抗日战争,这种战火中的关系也就真正确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这种表面战火中的关系才真正告一段落。哉火熄灭了,但战火灼烧下的中国人的伤口却还在血肉模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交流与合作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1972年中日发表《中日联合声明》,两国顺应时代潮流,寻求合作与交流的发展之道。但合作与发展中必然不能避免矛盾与摩擦。而造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最早出现于1982 年的第一次教科书事件。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矛盾开始激化迄今这一矛盾成为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又如日本首相及阁僚政要参拜清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否定侵略战争性质 ,美化侵略战争:修改和平宪法及自卫队派兵海外等等行为,无一不是对历史的否认,对过去所犯罪行的否认,更是军国主义,侵略主义的再一次复燃。我想这是中国人不能容忍的,在大度的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立场,否则一味的退让只会招来一次又一次的欺凌。在对待日本首相及阁僚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否定侵略战争性质,美化侵略战年的一切行为时,中国政府都表示了坚定地立场,坚决严厉的谴责日本这种不顾历史事实的做法。在钓鱼岛的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更是立场坚决,绝不服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展速度甚至在日本之上。直至 2010年,中国一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无疑在无形中给日本增加了压力。当下,中日两国的关系处于冰点的合作发展之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日本不顾中国 (及相关亚洲国家)的民族感情与情感,一再挑战历史 ”和美化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对中国的种种恶行,一方面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灾难记忆。另一方面日本本国对这段历史的掩盖与篡改更是激起全体中国人民的反感与抵抗。正是由于日本极少数人安图篡改历史的企图,才使得两国之间的不信任感上升,并对对方的战略意图与发展方向、对己方战略利益的判断与选择产生了无可否认的负面影响。日本朝野、媒体却不顾事实,不顾被害国家的感情,将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归结为中国进行所谓 反日*育的结果,这种误导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军事部署与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在很多方面都有威胁中国根本国家利益的倾向,其中尤以台湾问题中国的根本利益问题之一为甚。四,日本民族是个具有独特民族心理的国家,其民族心理的二重性特征以及中日两国文化与心理认同的差异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原因。五:领土争端问题是中日两国关系长期冰冻的最根本原因,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争端问题一度使两国关系陷入绝境。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在现下及以后的发展必将是合作与交流为主题,但不免会出现各种小摩擦及碰撞,要保持两国友好合作,共同发展,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发展,需要两国政府及人民的共同努力,直面历史,尊重历史,追求和平与发展是每一个人的愿望。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日关系的文献综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