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022 有力推动碳金融服务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有力推动碳金融服务发展
习总书记在2016年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将提到,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要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服务。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碳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气候变化投融资指导意见出台》为碳金融市场建设奠定顶层设计基础,我国已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重庆等地区建立七大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开展碳金融业务,多项碳市场配套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部分地区和金融机构陆续开发碳债券、碳远期、碳期权、碳基金、跨境碳资产回购、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产品,截至2020年末,我国试点碳市场累计交易3.31亿吨,成交额达73.36亿元,平均成交价格27.48元/吨,较上年上涨23%。
欧美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行参与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应包括三方面,一是碳金融基础服务,包括与碳金融相关的开户、结算、存管等。二是碳融资服务,如碳抵押、碳质押贷款、碳金融债券、碳资产回购等。三是碳资产管理服务,如碳托管、碳金融理财、碳咨询、碳拆解等。四是碳衍生品,如碳远期、期货、期权、掉期等。目前,我国银行业在碳资产管理服务、碳衍生品创新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健全碳金融风险防控机制。银行不仅要承担碳金融业务日常运营的基本风险,还要面临政策风险和项目风险,要防范我国在全球碳排放交易中作用可能将发生变化所造成的风险,要防范由于项目审批和认证程序复杂严格容易导致项目设立和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加强碳金融相关人才储备。碳金融运作模式与商业银行既有业务有所区别,需要引入碳金融项目运作、风险控制、项目审批、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与外部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者引入具有环境、能效、化工、能源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碳金融团队,加强碳金融人才队伍建设。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022 有力推动碳金融服务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