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附件4:《航空旅游概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西安航空职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专项任务案例
保护绿水青山,生态旅游先行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课程名称:航空旅游概论
课程学时:32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课程学分:2
案例作者:李某某
一、案例主题
保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二、结合章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分析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旅游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3、能够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角度总结旅游资源保护对策;
4、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结合“两山”理论的科学发展观,能够对陕西省境内某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现状进行分析;
2、从自身出发,职业点滴做起,践行生态旅游。
素质目标:
1、通过旅游资源保护的学习,能够按照生态旅游的规范约束自身行为;
2、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绿色美好家园的认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在导游职业岗位上践行“两山”理论背后蕴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四、案例意义
2005年8月,时任**_*的习近平总同志在**_*安吉县余村考察时,得知余村关停矿山,靠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致富,他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强调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
《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第一学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关于旅游活动的认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塑造起到了地基的作用。《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其中的一个小节,该教学案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的理念与旅游资源的保护相融合,从基础知识、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培养,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过程中不仅具备旅游资源保护的理论知识,更能够用行动践行生态旅游,用行动推广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窗口示范作用。
五、教学实施过程
《旅游资源的保护》
教学学时:2学时;授课地点:导游模拟实训室
1、“引”——绿水青山,金山银山(15分钟)
(1)利用云班课签到复习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播放余某某“卖石头”到“卖风景”转变的视频;
图1 安吉余村风貌
(3)提问学生:你身边旅游资源保护的实例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
2、“析”——资源破坏,原因何在(25分钟)
(1)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
第一、说出你身边1-2个旅游资源破坏的案例;
第二、分析旅游资源会遭到那些方面的破坏;
(2)结合案例进行总结,讲解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一、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第二、危害生物(鸟岛观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减少);第三、破坏视觉效果(张家界百龙天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牌叫停)
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第一、破坏传统社区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民族手工艺品等的商业化);第二、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敦煌莫高窟壁画由于二氧化碳的作用收到破坏);第三、造成城市问题(基础设施的拥堵,维护,社会秩序的混乱等)。
3、“思”——保护环境,势在必行(25分钟)
分小组讨论:旅游产业是不是无烟产业?(10分钟)
认识误区,“无烟产业”只能在一定意义上领会。旅游同人类许多其他活动一样也会污染环境。近年还有视觉污染,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大量宣传广告林立路旁,遮挡视线,妨碍人们欣赏悦目的景色,其色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环境?
实践小任务:美好家园宣传员
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街头采访活动,并拍摄制作小视频。
六、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出勤情况考核:利用云班课的签到情况,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计分。
课程资源运用考核:本课程涉及的教学视频、讲解PPT、蓝墨云班课。
作业/小组任务考核:课上:对学生任务讨论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课后:对作业、实践任务进行考核。
七、案例反思
实施效果及成果: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理解,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必然联系无法进行量化考核,需要通过长期且的持久的影响去锻炼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不是一日或者一节课能够完成,但是在一定层面上对于学生有一定的启示与警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附件4:《航空旅游概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