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

本文由用户“nekbook”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6-06 14:47:45 举报文档

以下为《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空间无疑是这个时代最骄傲和具有显著特征的产物。致使公民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言论表达呈现出独特的多样性。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口语表达,网络空间更具有随机和自由性。如匿名性和隐私性,公民在网络空间行使言论自由权的时候可以无需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及个人身份信息公之于众,这使得网络世界产生了一个新名词“键盘侠”。

但凡是个会刷微信朋友圈或新浪微博的人,都不难发现在新媒体潮流的引领下,我国的舆论效应有多么超乎想象的强大。网络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国内国际大局、经济社会发展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从国际国内形势上看,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分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势推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网络渗透,传播大量涉华负面文章、虚假信息和政治谣言,企图抹黑、歪曲和丑化中国,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最终实现“和平演变”“分化”“西化”的目的。另一方面,国内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网络叠加呈现。贫富差距、征地拆迁、劳资矛盾、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时常引发网络舆论波动,“雷某某”“辱母杀人案”等个案往往成为部分网民对诸多事件不满情绪宣泄的导火索,严重影响了社会思想的平稳。这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网络呈现,容易导致部分网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错误都不利于促进社会对问题的'自由、健康、开放'的讨论”,这与言论自由的价值也是相背离的。提出有真凭实据的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辩论"或'指责”,高呼没有真凭实据的言论恐怕就成为”妄加评论“造谣”“诽谤”了。

以互联网为例,网络的特性要求传媒从社会公众心理考虑,抓住新颖、奇特、典型、重大的事件进行报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形成舆论热点。在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提高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的利益驱动下,网络传媒可能会对某些事件过于渲染、炒作或妄加评论。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应该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媒体的报道,审视它们的真伪,而不是轻信那些捕风追影一知半解的小道消息,更不能以那些虚假的新闻为依据大作文章。

同时,我们应保证我们的言论要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当我们提出大学生要对自己的言论进行审查,谨慎言论的时候,有人会反驳说:"思想没有对错之分,发表意见是我的权利,任何人不能因为厌恶我的观点而剥夺我的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确实,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意表达不会构成滥用言论自由权。但是,法律这条最普遍的界线一不侵犯他人利益,不侵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乃是防止公民道德走向崩溃的最后的底线。这个规则的更多的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保障公民最大限度的自由而不是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引导人们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