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_*部分学校-学年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2022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S-32 Cl-35.5 K-39 C-12 H-1 Cu-64 Zn-65 Ca-40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 新春佳节,浓浓/年味让人们感受到欢乐和祥和。以下“年味”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剪窗花 B. 贴对联 C. 炸鞭炮 D. 包饺子
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红磷、甲烷 B. 铁粉、氯化钠 C. 水、金刚石 D. 氦气、空气
3.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C.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滤纸和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验证水的组成/
D. 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5.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6.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X/CO2
B. 不溶性固体乙为 SiO2,
C. 图中向固体甲中加水放出热量
D. 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7. 某碱式碳酸铜(aCuO·2CO2·bH2O)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m1g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测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为m2g;称量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测量沉淀的质量改为测量石灰水的增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B. 通过上述数据可确定a=
C. 加热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D. 若生成的水蒸气液化残留在剩余固体中,会导致b的测量值偏大
8. 将含有N2、CO、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随机依次通过以下四个装置。(每个装置只通过一次,且反应或吸收充分;浓硫酸可吸收水;2NaOH+CO2=Na2CO3+H2O;C+H2OCO+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最终剩余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
B. 若最终剩余气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一定是 N2,
C. 若最终只剩余N2和 H2O,则连接顺序可能为甲→丙→丁→乙
D. 若连接顺序为甲→乙→丙→丁,则最终剩余气体为N2、CO2、H2O
9.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所示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图乙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_____。
(3)图丙所示微粒构成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10.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广泛。
(1)在古代,蜡烛的主要原料是动物油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动物油脂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只含碳、氯元素 B. 含有碳、氧、氧三种元素
C. 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无法确定
(2)在现代,蜡烛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根据图3分析,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对氯酸钾分解温度的影响规律是______。
(5)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质量比为 4∶1的混合物m g,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5%,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13.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将 20.0 g 粗锌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100.0g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9.6g。
(1)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
(2)计算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 0.1%)。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_*部分学校-学年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