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启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针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中.扬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中.扬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简短有力的几句话不仅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对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青少年传统教育缺失的问题已开始引发社会的关注。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目前青少年德育发展状况看,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1.儿童德育的现状,证实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道德的国家。无论是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还是《礼记》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许多教育家都讲求德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德育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如此丰厚的德育精髓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却很难显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德育与智育发展严重失衡。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往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灌输、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致使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在过分追求分数的同时却忘记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即便是思想品德教育,有时也缺少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甚至很难看到“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传统的品质了。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这个时代的继承者,更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已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群体。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身心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盛与衰落,甚至是整个国家文明的延续。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急切需要社会的关注。
2.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定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正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环境。我们在欣喜于多元文化为孩子们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文化的输出正渐渐地影响着国内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正常接纳,它已潜在地影响到中国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
近年来,随着日韩剧、欧美剧在中国的盛行,一些“哈韩某某”“哈日族”“血腥”与“暴力”等观念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蔓延,许多孩子盲目地追捧国外文化,不禁让我们为之担忧。面对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摇与冲击,我们在气愤之余是否应该理性地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呢?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和传统了解的并不多,许多人都曾感叹如今的传统节日已少了以往传统佳节的气氛。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已开始日渐淡化。长此以往,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不免会缺乏对民族传统的了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然而,一个对本民族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又何谈让他爱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落花生》等课文。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如果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基于国学名著来展现的,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涉及义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以达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
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传统文化教育可部分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学习传说神话,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学习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咏春拳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古典乐器、民族戏曲等;学习民间传统手工,如,剪纸、风筝、年画等。除此之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体现在诸如古筝、围棋、书法、国画、歇后语等方面的学习活动中。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启示》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