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是否有利辩论稿

本文由用户“zhangwei80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6 09:29:29 举报文档

以下为《匿名是否有利辩论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谢谢主席

各位评委,观众,对方辩友,

大家好!

(我先带大家看一下这个辩题,它的意思是,在网络上讨论公众议题时,匿名是否有利。)公众议题,指人们在社会公共领域讨论的话题。(大致分为争议性公共议题和非争议性公共议题。)匿名,指不使用真实身份。我国现行的网络匿名,一般是“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机制。即匿名制度是面向相等地位的网民而不是公安机关。我方的观点是,“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网络匿名为公众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公平客观的讨论环境。议题是公共政策的前身,而公众议题作为议题在成熟扩大期公众参与讨论,表达民意的阶段,具有群众性和普遍性,是推动政策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其讨论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极为重要。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我们人人平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众多鄙视链和偏见,例如年龄、学历、收入、长相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你在网络上被歧视、被攻击的原因,因此匿名可以很好地隐匿此类相关信息保证公众议题的客观公正。同时,我们常常在投票、讨论等事情上,处于情面或者压力,主动或被迫偏向自己的亲友或者同事、上级等,又或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有害于公众议题的推进,最终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我方认为,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谢谢大家!

名人效应等,

敏感话题 当事人知情人敢于揭露 反腐

打击报复

在泛争议的现代社会,争议性公共议题主要有两个架构性的元素:一是公众关注、聚焦的或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二是社会、公众对该类议题的认知存在多元意见即富有争议与冲突。在美国的“枪支管制”、“移民政策”等议题,中国的“医疗改革”、“个人所得税”等议题,以及“全球变暖”、“克隆”等全球性的都属于争议性公共议题。

匿名和网络匿名对社会的重要贡献包括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和社会合法权益。匿名有利于社会安全,还能防止报复侵害,有利于社会稳定。世界上许多国家法律允许匿名制。

交流双方可以更好的去除偏见。网络匿名有利于弱势群体在网络社会中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处于现实社会等级边缘的人群就经常运用网络社会的匿名环境来伸张在现实社会中不被承认的主张

争议性 对于公众议题的讨论,就算没有匿名的机制,也有可能出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第一议题学习制度
  2. 2020年微信公众号年度计划及运营方案
  3. 公众号采集软件使用教程
  4. 机关党委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
  5. 20.12.30选择性必修1教案学案编写要求
  6. 美育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施的阶段性报告
  7. 安卓协议一期功能实现需求
  8. 微信公众号迁移申请函模板

以上为《匿名是否有利辩论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