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1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六年级(下)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4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古诗文部分(33分)
(一)默写 (10分)
(1)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石》
(2)大漠沙某某,__________________。 《马某某》
(3)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某某》
(4)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5)__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日即事》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 分)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_。(2 分)
7.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2分)
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本文选自《_______》,相传为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9.解释下列黑体字(2分)
①志在太山( )
②巍巍乎若泰山(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伯牙传说是善弹琴之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7分)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某某,饶某某,甘酸可以解渴。”土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2.魏武指的是___________(1分)
13.解释加粗词语。(2分)
①乃令行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_______________
14.翻译句子。(2分)
口水皆出,乘此得及前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成语“望梅止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某某(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0分)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润,粉身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指的是病房里冷冷清清,同房的病人都回家了。(1分)“决定”指的是挣钱买一个深颜色的脸盆让母亲能看上月亮,能吃上月饼。(1分)(意对即可)
21(3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行走”“翻腾”几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月亮在水里的动态,用富有生命的月亮表达了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其中修辞方法或者重要字词1分;描写内容1分,效果及作用1分)
22.(2分)“光明”不仅仅指月亮带来的光亮,更寓意母亲对自己的病有了战胜的信心,儿子对母亲的病也看到了希望。(1分) “温暖”一词,暗示这对母子在这个月圆的夜晚感觉格外温馨,被浓浓的亲情包围。(1分)
23(孝顺、善良、细心、坚强(一点1分,意对即可)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1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