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通过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及中国现实进行联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图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果;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加深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重要价值的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学难点: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
【新课导入】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公告中“本政府”建立于哪一年?从公告中可以获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公告中“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充分说明了什么?
过渡: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宣言,这是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迈进的宣言,这是震撼世界的宣言,它宣告经历了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从此告别了屈辱的历史,拥有了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拥有了自己的政府。之后,中国在外交舞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中国到底取得了哪些骄人的外交成就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板书课题)
第一环节:自学归纳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中空白处的内容,限时15分钟。
时间,背景,史实,影响
1949年,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里,有苏联等十几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②毛泽东访问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
③赢得了苏联的帮助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内容:________
②推广:________,①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亚非独立国家为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问题召开万隆会议:
①时间: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
③主题:________
④性质:________
⑤出现的分歧: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②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学生自愿结成学习小组,完成任务。教师边巡视、边指导,检查相关知识。
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印边界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在联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
过渡:同学们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也证明了同学们的实力,相信同学们在第二环节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教师: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和美国对中国外交的态度截然不同。
出示探究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和苏联为什么对中国的外交态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探究,突破重难点部分,这一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史料分析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与周恩来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教材中提到的周恩来。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出示周恩来的一系列外交图片,教师深情解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这就是周恩来——杰出的外交家、敬爱的总理,一位真正的伟人!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两大主要环节自学归纳、合作探究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板书设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