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科学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
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
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
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
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2课 怎样放得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
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6.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显微镜的使用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
的范围大小)均不同。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3.在显微镜下,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4.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蝇的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
7.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
(1)人类模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2)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类研制出了“蝇眼照相机”和“蝇
眼雷达”,还仿制出一种“蝇眼探测系统”。
(3)?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1)盖上盖某某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某某,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避免盖某某下面出现气泡。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3)不要用摸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
(2)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6.微生物带来的好处
(1)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如蘑菇、酸奶、甜酒、泡菜、腐乳、面包、醋、酱油等。
(2)人们利用一些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3)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人类不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还发现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其他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在此基础上,人类成功地培育出许多具有良好品质的动植物新品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科学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