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诗的国度”探究建构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活动4
参照示例填写
提示 节奏韵律的思考角度:句式(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对偶),是否押韵、格律、节奏……
《氓》
《离骚》
《孔雀东南飞》
《蜀道难》
《蜀相》
《望海潮》
《扬某某》
时期
先秦
先秦
汉
唐
唐
宋
宋
节奏韵律
以四言为主,短小精湛、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词语灵活多变,富有节奏感。
突破《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汲取楚地民歌的韵调和句式,把诗句加长,句间字数不等,多用对偶句,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富有变化。大量吸收楚国方言,特别是“兮”字的运用,渲染了诗歌的抒情气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汉乐府诗诗句以五言和杂言为主,语言清新活泼。
杂言古体诗,格律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押韵的要求比较宽松,不严格)。句式参差错落,节奏变化不拘,让人读来仿佛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律诗,近体诗。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既讲究格律,又自由灵活
慢词,曲调舒缓
总结:探寻我国古典诗歌的流变特色
明确:①“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严某某《沧浪诗话》)中国古典诗歌体式发展由简单到复杂,诗歌句式不断丰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②从《诗经》四言诗、《离骚》骚体诗、乐府五言诗、杂言诗等比较自由的古体诗发展到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讲究格律的近体诗,也发展出了一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诗的别体——词(又称“诗余”)。诗歌体式的演变正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古人思想的日益成熟复杂、文学语言形式的日渐完善和精美。
活动5:再读诗歌,析抒情艺术 完成第一二小题,从第三四小题中任选一题(共完成3个题)
再读诗歌中精妙的词句,结合271BAY资源,借助下列问题思考并梳理七首诗是如何精妙抒情的,并分析不同时期、不同体式诗歌的抒情艺术。
《氓》和《离骚》同为抒情之作,《氓》的情感倾诉真实而凄婉,《离骚》的情感表达热烈且直接。但是为什么《氓》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离骚》却让人有距离感呢?这背后有着怎样不同的文化传统?
可从手法、内容角度考虑
《氓》展现的是现实主义抒情传统,以铺陈为主要的表现手法,描述的是普通人的不幸的婚姻悲剧,展现出了当时社会中真实的爱情婚姻生活场景,所以容易引发读者的共情。
《离骚》展现的是浪漫主义的抒情传统,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采用比、兴手法,从各方面用香草、鲜花进行装饰,突出自己的高洁,抒发的是文人士子的爱国之情,往往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寄托,需要读者仔细分析和品味。
《氓》与《孔雀东南飞》都是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请同学们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两首诗作的异同。
对比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人物
形象
①女主人公都生活在男权社会里,都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身份地位低下。
②女主人公都具有温柔、体贴、勤劳、善良、坚强等性格特征。
③女主人公都忠于爱情、渴望爱情幸福。
④女主人公都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婚姻都是悲剧结局。
①数量:《孔雀东南飞》比《氓》塑造了更多人物,除女主人公外,还有焦某某、焦某某、刘兄等。
②形象立体度:《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更为饱满、立体;性格更为丰富、复杂;表现更有力度。
③描写侧重点:刘兰芝形象的塑造更多体现出反封建礼教的思想;而《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侧重于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下男女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
④经历:《氓》女主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②意境营造:与《望海潮》相比,有两点不同。
一是营造的主体意境不同,该词用清冷意象营造出的是萧条、荒凉、空寂,令人伤感的意境。
二是词人在主体意境之外,还运用了移情入景、以乐景抒哀情的写法:词人以往昔的乐某某“名都”“佳处”、二十四桥等,衬托哀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某某”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某某”“豆蔻词工”“青楼好梦”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令人伤感的画面和意境与令人回味无穷的繁华昨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椎心泣血。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诗的国度”探究建构答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