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

本文由用户“woainizhenain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07 02:03:17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王某某更替史

一、奴隶王某某

夏(公元前2070年,禹——公元前1600年,桀)→商(公元前1600年,汤——公元前1046年,纣)→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公元前771年,周某某)→东周(公元前771年,周平王→公元前256年)。夏某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某某。

东周分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间段:这一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兼并,战乱不断。

二、封建王某某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公元前207年,秦某某。都城:XX。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公元9年。都城:安.长

3、东汉:公元25,刘秀——公元220年,汉献帝。都城:XX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①三国鼎立时期:魏(220年—266年)、蜀(221年—263年)、吴(229年—280年),国家分裂。

②西晋:266年,司马某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16年。西晋短暂的统一。

③北方: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分裂时期,政权频繁更替,先后出现前赵、成某某、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夏、北燕,统称“十六国”。

南方: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420年

④北方:十六国后期,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五个王某某,统称“北朝”。

南方:东晋灭亡后,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某某,统称“南朝”。

5、隋朝:581年,杨某某——618年,隋炀帝。都城:安.长。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6、唐朝:618年,李某某——907年。都城:安.长。

7、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分裂。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XX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XX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8、北宋:960年,赵某某——1127年,宋某某。都城:XX(东京)。北宋时期,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北宋某某(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25年,辽被金某某)、XX(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XX。1227年,XX被蒙古所灭)并立。

9、南宋:1127,赵某某——1276年。都城:XX。南宋时期,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南宋与XX、金(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1234年,蒙古灭金。)

10、元朝:1271年,忽必烈——1368年。都城:大都。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忽必烈时,改国号为“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某某。

11、明朝:1368年,朱元璋——1644年,崇祯帝。都城:应天府,后迁都XX。1421年,朱棣迁都XX。

12、清朝:1636年,皇太极——1912年,宣统帝(溥仪)。都城:XX。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辽宋XX某某→元朝→明朝→清朝

专题二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

1、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最早的原始人类:XX人。

远古居民群居生活代表:XX人。

原始农耕文化代表:河姆渡人(长江流域);半坡居民(黄河流域)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奴隶社会)

① 早期国家的建立:夏某某、商朝

② 强盛的国家:西周

③ 纷争、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

3、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衰落:

① 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②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

③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④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⑤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⑥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4、封建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①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中西晋短期统一)、五代十国和辽宋夏某某时期。

②四个完成统一的朝代:秦、西晋、隋、元。

③九个统一的朝代: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二、分封制:西周

(1)目的:为稳定政治局势,巩固疆土。

(2)内容:

①周某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某某的社会等级制度。

④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作用:保证了周王某某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三、古代著名改革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国君:秦某某;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

政治: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认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3、措施:迁都XX;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4、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四、封建王某某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提出:战国时期,法家韩非子主张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二)秦朝

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位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地方上,建立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某某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文化上: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经济上: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4、交通上: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5、军事上: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XX,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某某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2)措施:

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②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上: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影响:改善了国家财政,为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思想上: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②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培养人才。影响:使儒家学说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为历代王某某所推崇,影响深远。

(3)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现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某某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四)隋朝

1、设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科举制

①、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②、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把诗歌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③、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废除:1905年。

(五)北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军事方面:“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2、行政方面: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方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文轻武

(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措施: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

(3)积极影响: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②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4)消极影响:

①束缚武将统军的指挥权。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

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六)元朝:行省制度

1、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分为10个行省。

(七)明朝:强化皇权

1、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2、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利统归兵部。

3、为监视官民,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4、加强思想控制: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八)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设置军机处。

①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组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由皇帝裁决。

②作用: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权由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大XX字狱

①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②影响: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3、文化专制

①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编纂书籍。

②收缴对清朝统治不利书籍并销毁。

五、治世局面

1、文景某某: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2、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

3、贞观之治: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

4、开元盛世:唐朝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5、康乾盛世:清朝康熙帝、乾隆帝统治时期。

专题三、中国古代战争和战役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有关类型

①奴隶社会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

②封建国家的统一战争:战国时的兼并战争、秦统一六国、隋统一南北、唐初的统一战争、元初的统一战争、清初入关后的统一战争等。

③中原封建王某某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西汉时对匈奴战争、宋某某夏某某、宋金战争等。

④XX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清XX蒙古和回部贵族的叛乱等。

⑤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戚某某抗倭战争、郑成功收回台湾、康熙帝反击沙俄入侵的战争。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反击外来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才可以称得上民族英雄。如上述人物戚某某、郑成功,另外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关某某、左宗棠、邓某某等。

⑥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战争:楚汉之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

⑦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等。如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李某某起义等。

二、著名战役

XX之战(公元前1046年)、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前260年)、XX之战(前207年)、垓下之战(前202年)、漠北之战(前119年)、XX之战(200年)、XX之战(208年)、淝水之战(383年)、澶州之战(1004年)、XX之战(1140年)、XX大捷(1561年)、雅克萨之战(1685年、1686年)

1、XX之战

①时间:公元前1046年 ②交战双方:周军与商某某

③地点:XX ④结果:商某某大败,商朝灭亡。

2、大泽乡起义

①原因:秦的暴政 ②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③领导人:陈胜、吴广 ④政权:张楚政权 ⑤结果:失败

⑥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XX之战

①时间、地点:公元前207年,XX。②交战双方:项羽、秦某某

③结果:大败秦某某主力 ④特点:以少胜多

4、漠北战役

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交战双方:西汉与匈奴

③著名将领:卫某某、霍去病 ④结果:匈奴大败,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5、黄巾起义

①时间:184年 ②领导人:张某某

③结果:失败 ④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6、XX之战

①时间:200年 ②交战双方:曹操与袁某某 ③地点:XX

④结果:曹某某,袁某某败 ⑤特点:以少胜多

⑥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7、XX之战

①时间:208年 ②交战双方:曹军与孙刘联军 ③地点:XX

④结果:曹某某,孙刘联军胜 ⑤特点:以少胜多

⑥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8、淝水之战

①时间:383年 ②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③地点:淝水

④结果:前秦败,东晋胜 ⑤特点:以少胜多

⑥影响: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9、安史之乱

①背景: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②概况:755—763年,安某某、史XX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③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0、李某某起义

①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②口号:均田免赋

③发展:1644年,李某某在XX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李某某率军攻入XX,明朝灭亡。

④结果:失败。

专题四、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发展

1、远古人类:XX人、XX人、山顶洞人普遍使用打制石器,进入旧石器时代。

2、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3、商周时期:使用青铜器工具,进入青铜时代。

4、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出现,进入铁器时代

5、西汉时期:播种工具——耧车

6、唐朝时期 犁田工具——曲某某;灌溉工具——筒车

7、宋朝时期:拔秧工具——秧马

二、兴XX利

1、大禹治水

2、XX:公元前256年,秦国李冰修筑XX,防洪灌溉,使四川XX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秦朝: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4、隋朝:开凿大XX。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某某对全国的统治。

②时间:605年起(隋炀帝时期)

③概况:以*_**,北抵涿郡,南至XX,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从北往南依次分为XX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XX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农业的发展

1、河姆渡原始居民: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2、半坡原始居民: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3、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4、西汉时期: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重视农业生产,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西域的苜蓿、芝麻、石榴、葡萄、核桃、蚕豆等物种传入中原。

5、唐朝时期: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曲某某和筒车),重视兴XX利。

6、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①粮食作物: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XX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某某,天下足”或“苏某某,天下足”的谚语。

②经济作物:茶树和棉花的种植区域扩大。

7、明朝时期:从美洲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农作物。

8、清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兴XX利,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四、手工业的发展

1、青铜铸造业: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其中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最具代表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青铜器种类按用途可分为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等。

2、冶铁业:春秋后期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

3、纺织业:

①两汉时期,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手工艺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亚和欧洲。

②唐朝时期,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名于全国。

③两宋时期: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XX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④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六朝时期,丝织业的重心开始由北向南转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丝织品蜚声中外;宋代,丝织业出现南方胜过北方的态势,江浙地区出现不少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

4、陶瓷业:

①原始居民: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半坡居民已会烧制彩陶(人面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入党申请人学习培训结业考试重点
  2. 第五周国旗下讲话缅怀先烈 传承美德
  3. “豫剧文化展览”目标战略
  4. 第17单元 上古人类文明考点梳理
  5. 中国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6. XX“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7. 初一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复习
  8. 中考历史时间轴
  9. 初三世界历史默写复习卷(1-10课)
  10. 历史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
  11.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12.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测试题
  13. 党风廉政建设党课讲稿

以上为《中国古代史复习专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