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镉离子的处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镉离子的处理
镉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软性,延展性好,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加热即会挥发,其蒸气可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化镉。镉类化合物具有较大脂溶性,生物丰富集性和毒性,对动物具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并能在动物,植物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确定为食品污染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将其列为12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危险化学物质中的第1位危险物质。
我国目前受镉、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将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平均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t,其中,镉污染面积28万hm2,年产镉超标农产品超过150万t。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是我国重要的双季稻主产区,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大,其中镉污染面积2.8万hm2 ,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目前,已有许多种方法可以去除溶液中的隔离子,他们是分别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其中固体表面的离子吸附在自然界和科技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吸附是一种有效的治理工业废水的手段。已经研究的纳米氧化物吸附剂有很多,例如: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铁等。能吸附的物质分别为过渡金属离子,稀有金属离子,铬离子,重金属离子,砷等吸附剂的效用取决于它们的选择性,效率,可用性和成本效益,吸附性可以将废水中微量的隔离子几乎全部去除,达到吸附出水排放标准
2014~2016年,国家在湖南启动了镉污染土壤的治理研究试点,研究集成和推广“VIP + N”技术模式(V:低镉品种;I:水分管理;P:土壤PH值;N:阻镉剂、钝化剂等土壤调理剂和叶面阻镉剂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薛某某等在汉斯出版社《农业科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中,为探索纳米技术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及花卉等经济作物提质增效上的应用,采用的纳米生态阻镉剂,就是土壤调理剂“N”中的一种。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去除水环境中的镉,降低水环境中的镉污染。这种技术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更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且具有潜在或显著经济效益等优点。相对与土壤中金属的植物修复技术,水域中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欧美某些国家陆续发现水环境中金属污染的严重生态后果,才使水环境中金属污染与防治的研究工作备受重视目前对重金属污染水域采用的修复植物主要集中于水面漂浮植物,并已经 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污染水体,修复植物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差异,筛选适宜的修复植物成为重金属污染水域的植物修复技术推广的实际应用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张某某等通过金鱼藻,伊乐藻,苦草3种沉水植物对水体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的实验表名,3种沉水植物均能耐受一定浓度范围的镉污染,并能不同程度的去除水体中的镉;在实验对照组中,金鱼藻与伊乐某某pH为8.5,镉浓度为15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苦草在pH为7.5镉浓度为10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在沉水植物活体中,伊乐藻对水体镉的抗性和去除率最大(92%),金鱼藻达90%,苦草最小66%;沉水植物粉对水体镉的去除效果较沉水植物活体显著,去除率表现为伊乐藻粉最大95%,金鱼藻93%,苦草88%,但苦草粉对镉的去除率随溶液镉浓度,pH等条件的变化波动较小,较稳定,为81%——88%。3种沉水植物适应范围广,高校无污染,可用于镉污染废水的植物修复。
申华等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斯必兰,羽毛草和水芹3种观赏水草对不同浓度的镉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以及镉对这三种观赏水草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观赏水草均对水体镉污染有一定程度的抗性,并能不同程度的去除水体的镉,三种观赏性水草对镉的富集能力为斯必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入土壤,水体以及镉尘降落进入水体。天然水体中的镉虽然只有微量浓度,但其毒性具有长期性。因此,应加强对镉污染源的控制,对镉污染严重的流域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改进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镉,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减少重金属镉的用量和随废水流失量,尽量减少外排废水量。
产生的含镉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应同其他废水混合,以免使处理复杂化,更不应未处理就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或天然水体,以免扩大重金属污染范围。
深入研究效率高,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含镉废水处理工艺,进一步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镉废水处理中的优势,找出镉去除率高,适于大面积种植的水生植物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镉离子的处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