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课程的反思

本文由用户“540130937xw”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1-10 23:49: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对当前课程的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对新课改的几点思考

语文组王某某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认识

当前,有个别老师对《课程标准》还存在模糊认识,就是把《课程标准》的前提认识错误,导致了教学严重编离新课程的航道,也正是导致老师们感到迷惘,感觉新教材难教的原因。

教学大纲是对各学科教学进行规范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还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有的甚至以章节或第几课的形式出现),以及各部分内容分别占几课时等。这些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规定得过于具体细致,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尤其对教材的多样化发展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

课程标准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所提出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而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则被视为超纲。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硬性的,而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

按照比较通俗的说法,《教学大纲》是高某某,而《课程标准》却是低纲。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是不能超纲的,而《课程标准》却明确指出,只是“规定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为教材的编写和一线教师的教学留有空间。”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我们的教学是可以适度拓展的,范围可以拓宽些,深度可以挖深些,难度可以拔高些。当然,前提是“面向全体”、“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教学大纲》那样来理解《课程标准》,把它作为一个高某某来衡量我们的教学,那教学就出了大问题。第一,你整个的教学都在《标准》的要求之下;第二,教学过程全部在一个低水平的知识和能力层次爬行,失去了探究的必要性、挑战性,也就失去了趣味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兴趣也会逐渐湮灭!

当然,高考又与平时的教学有所不同,现在的高考是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到高校的招生,兼顾到当地整体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所以高考命题通常是比照着《教学大纲》和 《课程标准》最基本要求设立一个《考试大纲》来命题的,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自己学校、自己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关于急功近利的思想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刚刚问世,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刚刚开展,关于课改的“经验”就已经一大堆,我们在宣传新课程的种种成绩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今天的课程改革,课改对传统的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都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认识。在我看来,新课程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抓就灵”,它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丰富,不能把新课程以万能的形象出现,好像是灵丹妙药一样,让我们的教育病“一吃就灵”, 将所有的成果急切地套上课程改革四个字, 就会出现了“课程改革是个筐,什么好事都往里装” 的现象。

三、关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人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 比如说,新课程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学生将不知哪条道路是正确的,应该向哪个目标前进。

教师应学会真正的尊重学生──不冷落、不羞辱学生,学会真正的赞赏学生──赞赏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微小的成绩,以及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及探索问题的勇气。让激励教育真正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源泉。

总之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变成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有“理念→观念→教学模式”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本人认为首先应转变观念,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其次才是结合本校实际,学习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同时进行改造、创新,形成符合本校、本人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逐步使课堂教学能全面反映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目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对当前课程的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