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卷

本文由用户“xiyuemuz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20 16:05: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卷

1.关于[Ti(NH3)5Cl]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

B.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5

C含1 mol [Ti(NH3)5Cl]Cl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3 mol白色沉淀

1 mol [Ti(NH3)5Cl]Cl2含有σ键的数目为15N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H4分子球棍模型: B.基态Si原子价电子排布图:/

C.第一电离能:O>N>C D.石墨质软的原因是其层间作用力微弱

3.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以单键结合。下列有关C3N4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C键的键长短

C.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D.C3N4晶体中C、N原子个数之比为4:3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44s2 B.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C.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CS2为V形极性分子 B.SiF4与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全部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是 ( )

A.CO2和SiO2 B.NaCl和HCl C.(NH4)2CO3和CO(NH2)2 D.NaH和KCl

7.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的高低: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某某:Na>Mg>Al D.离子键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8.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 B.离子方程式为Cu2+ + 4NH3·H2O = [Cu(NH3)4]2+ + 4H2O

C.Cu2+与 NH3中的氮原子以π键结合 D.NH3分子中∠HNH为109o28?/p>

9.由多元素组成的化合物Fe-Sm-As-F-O,是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铁系超导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O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B.Fe3+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C.N、As同主族,第一电离能N<As

D.电负性F>O>As



X





Y

M



Z







10.元素X、Y、Z、M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M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ns2npn+1,且最外层有9个原子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VA族

C.X基态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所示,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

B./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CaF2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H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所示,H原子核外的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D./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所示,该金属晶体中Cu原子的配位数为1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由大到小:MgO>CaO>NaF> NaCl

B.某金属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的数值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是X2+

C.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HgCl2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离子晶体

D.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往往是高度对称的分子,比如CO2、BF3、CH4这样的分子

13.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 ( )

A.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 B.NH4+中N原子sp3杂化,为正四面体形

C.H2S中S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 D.SO2中S原子sp2杂化,为V形

14.氮化钛(TiN)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TiN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T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IB族

B.该晶胞中含有4个Ti原子和4个N原子

C.Ti均位于N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Ti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n

15.已知NaH的晶胞如图,晶胞边某某为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钠离子的配位数是6

B.该结构单元中H离子数目为4

C.氢离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D.基态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6

16.三草酸合铁酸钾()是制备铁触媒的主要原料。该配合物在光照下发生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e3+的最高能层电子排布式为 3d5 B.中铁离子的配位数为 6

C.中 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D.CO2 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1:1

17.Ⅰ.金刚砂(SIC)是重要的工业制品,可由一以下反应制得:。SiC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C原子和Si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C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SiC,金刚石,硅单质的熔点由高某某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可与氧气反应生成Y,Y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键角为___________

Ⅱ.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光学材料,其晶胞为立方体,棱长为0.446nm,晶胞中K、I、O分别位于顶点、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5)与K原子紧邻的O原子有___________个

(6)晶体中K原子与O原子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nm(保留三位小数)

18.Ⅰ.已知元素M是组成物质 NH4Al(SO4)2的其中一种元素。元素M的气态原子逐个失去第1个至第4个电子所需能量(即电离能,用符号I1至I4表示)如表所示:

I1

I2

I3

I4



电离能(kJ·mol-1)

578

1817

2745

11578



(1)元素M是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NH4Al(SO4)2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S的_______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_______键。

Ⅱ.如上图所示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胞。

(3)在该晶胞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氧离子、钙离子

各有_______个、_______个。

(4)该晶体结构中,氧、钛、钙的离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钙、钛、氧三种元素的相对质量分别为a、b、c,晶体结构图中正方体边某某(钛离子之间的距离)为d nm

(1 nm=10-9 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g/cm3。

19.氟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自然界中氟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有萤石(CaF2)、冰晶石( Na3AlF6)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原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但是NH3( -33° C)的沸点比NF3( -129° C)的高,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硼酸( HBF4,属于强酸)常用于替代浓硫酸作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由HF和BF3合成,从化学键形成角度分析HF与BF3能化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态[H2F]+中存在[H2F]+和[HF2]- ,[HF2]-的结构可表示为[F-H…F]- ,[H2F]+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形NaHF2可用于制无水氟化氢和供雕刻玻璃、木材防腐等。常温常某某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160°C分解。NaHF2中所含作用力的类型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氢键

(5)CaF2是难溶化合物,其品胞结构如图所示:

/

①若原子坐标参数A处为(0,0,0),B处为(,C处为(1,1,1),则D处为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a2+共有________个。

③已知:CaF2晶体密度为cg·cm-3 ,则晶胞中Ca2+与最近的F-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nm(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c、NA的式子表示)。

20.A、B、C、D、E、F、G是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根据表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相关信息



A

所有单质中密度最小



B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D

基态原子中只有3个能级,有2个未成对电子



E

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F

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G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内层填满电子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BD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

(2)氢化物稳定性:B_______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C________F (填“”)。

(3)每个B2A4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个π键。

(4)G和A可形成化学式为GA的一种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该晶胞的边某某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G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用含a和NA的式子表示)。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卷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

A.NH3不带电荷,Cl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整体呈电中性,所以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A正确;

B.NH3和Cl-均为配体,所以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B错误;

C.配合物外界完全电离,内界不电离,所以1 mol [Ti(NH3)5Cl]Cl2只能电离产生2 mol Cl-,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2 mol白色沉淀,C错误。

D.NH3和Cl-与Ti3+形成的配位键为σ键,一个NH3分子中含有3个σ键,所以1 mol [Ti(NH3)5Cl]Cl2含σ键的数目为3×5+6=21 mol,D错误;

2.【答案】C

【详解】A.C原子的半径大于H原子,因此CH4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A正确;

B.基态S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2,排布图为/,B正确;

C.N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因此其第一电离能最大,则第一电离能:N>O>C,C错误;

D.在石墨中,同层的C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每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其层间作用力微弱,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因此较为松软,D正确。

3.【答案】B

【详解】A项、根据“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可知C3N4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类似,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故A错误;

B项、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半径小,所以C-N键的键长比C-C键的键长短,故B正确;

C项、C3N4晶体中,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相结合,故C错误;

D项、C3N4晶体中,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所以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氮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C、N原子个数之比应为3:4,故D错误。

4.【答案】D

【详解】A.铬的原子序数为24,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54s1,故A错误;

B.Mg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s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相对较高,故Na、Mg、Al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Mg,故B错误;

C.2p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应分占两个不同的轨道,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故 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故D正确。

5.【答案】B

【详解】A.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CS2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4-2×2)=2,为sp杂化,为直线形,CS2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键角是180°,A错误;

B.SiF4中Si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4-4×1)=4,为sp3杂化,SO32- 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6+2-3×2)=4,为sp3杂化,B正确;

C.C2H2分子的结构式是H—C≡C—H,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2,C错误;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内的O—H键的键能较大,与分子之间是否存在氢键无关,D错误。

6.【答案】D

【详解】A.CO2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NH4)2C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O(NH2)2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NaH和KCl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7.【答案】C

【详解】A.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沸点要大于形成分子内氢键的物质,正确;

B.均为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硬度越大,键长有:C—CNa,不正确;

D.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有关,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正确。

8.【答案】B

【详解】A. 向CuSO4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后溶解形成铜氨溶液,为深蓝色溶液,故A错误;

B. 离子方程式为Cu2+ + 4NH3·H2O = [Cu(NH3)4]2+ + 4H2O,故B正确;

C. Cu2+提供空轨道, NH3中的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

D. N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HNH为107o18剩蔇错误。

9.【答案】D

【详解】A.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基态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A不符合题意;

B.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为: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选项中违背洪特规则,铁离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故B不符合题意;

C.N、As同主族,同一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第一电离能N>As,故C不符合题意;

D.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F>O>N,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N>As,所以电负性F>O>As,故D符合题意。

10.【答案】B

【分析】M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n+1,且有9个原子轨道,可知n=3时符合,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M为S;由X、Y、Z、M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O、Y为P、Z为Ge,以此来解答。

【详解】A.M为S,最外层电子数为6,价电子排布为3s23p4,故A正确;

B.Y为P,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故B错误;

C.X为O,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故C正确;

D.Z为Ge,原子序数为3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故D正确。

11.【答案】C

【详解】A. 如图所示,铜离子与4个水分子结合,所以1个水合铜离子中有4个配位键,故A正确;

B. 晶胞中Ca2+处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则每个CaF2晶胞中Ca2+数为8×1/8+6×1/2=4,故B正确;

C. H原子外只有一个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故C错误;

D. 在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中,对于每个原子来说,在其周围的原子有与之同一层上有六个原子和上一层的三个及下一层的三个,故每个原子周围都有12个原子与之相连,故D正确。

12.【答案】C

【详解】A.离子键强弱与构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目的多少相关,因为离子半径:Ca2+>Na+>Mg2+、F->O2-,离子所带的电荷:Ca2+= Mg2+>Na+、O2-> F-,故离子键的大小为MgO>CaO>NaF> NaCl,故A说法正确;B.该原子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故该金属元素是第IIA族元素,与氯气反应时生成二价的阳离子,故B说法正确;C.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HgCl2能够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HgCl2属于弱电解质,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说明HgCl2是共价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故C说法错误;D.CO2、BF3、CH4三种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直线哥形、平面三角形和正四面体,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说法正确。

13.【答案】C

【详解】A.PCl3中P原子形成3个键,孤对电子数为(5?3×1)/2=1,则为sp3杂化,为三角锥形,A正确;

B.NH4+中N原子形成4个键,孤对电子数为(5-1-4×1)/2=0,则为sp3杂化,为正四面体型,B正确;

C.H2S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6?2×1)/2=2,则为sp3杂化,为V形,C错误;

D.SO2中S原子形成2个键,孤对电子数为(6?2×2)/2=1,则sp2杂化,为V形,D正确。

14.【答案】A

【详解】A.Ti元素为24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A错误;

B.据图可知黑球的个数为=4个, 化学式为TiN,则白球个数与黑球个数相等,即该晶胞中含有4个Ti原子和4个N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距离为a,即,故答案为:。

20.【答案】???? 第三周期第ⅠA族???? 3s23p5???? 直线形???

以上为《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复习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