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县级医院正迎来10大发展机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县级医院正迎来10大发展机遇
县,在中国的行政架构中是非常有历史的。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郡制起源于秦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郡县治,天下安,说的是“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在我国中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医疗服务体系中,“县级医院”也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是基础,对下是龙头。因此,在2009年开启的新医改中,明确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健康方面,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基于此,县级医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至少可以有以下10大发展机遇。
一、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在国家确立的新医改要着力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分级诊疗制度是摆在第一位的。而在分级诊疗制度体系中,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
未来使县级医院达到这样的能力,在未来建设规划中,国家明确要根据服务人口、疾病谱、诊疗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县级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在具备能力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限制。
县级中医医院同时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肿瘤等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为了推进这一目标实现,2016年5月,国家卫计委颁布《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对县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详细规定,也给县级医院发展明确了目标。
2017年12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提出,要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这一系列谋求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安排,为县级医院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二、老龄化呼唤医养结合,县级医院大有可为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2.48亿,占比例为17.5%。我国老龄化表现出程度高、增长快、高龄化、不均衡、抚养重的特征。老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促使医院管理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随着医改深入,国家也出台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必将使医院管理更加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再加上,社会办医、医生自由执业的相互挤压与碰撞,相信公立医院也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县级医院正迎来10大发展机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