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XXXXX长沙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教案

本文由用户“sk32032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4-15 08:31: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沁园春XXXXX长沙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沁园春·长沙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上课时间:8月24第二节课



课时:1课时

授课人:周某某



教学目标:



增加学生对毛主席的了解;

培养学生积累人物素材的习惯;

锻炼学生运用人物素材的写作能力。



一、字音纠正



1.舸(gXXXXX):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2.怅(chàng?):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3.挥斥方遒(qiú):挥斥,奔放。

4.遏(è):阻止。



二、听朗诵、全班齐某某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某某。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某某。

曾某某,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三、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1.少年立志



七绝·改诗赠父亲

[ 近现代 ]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1925年以前的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参加起义新军

1914年:湖南第一师范大学

1915年:驱逐张干学潮,成功

1917年:

杨某某、《青年杂志》新青年六大标准,“二十八画生”《体育之研究》



拓展:



①《敬告青年》六条标准,《体育之研究》“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③“天高某某,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④“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



素材运用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某某。”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

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五、任务布置



以毛泽东的事例为内容,自选角度,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素材片段创作。



六、教学反思



节奏偏快,语速需要放慢;

学生自主性较差,举手回答的人占少数;

学生整体氛围不错。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沁园春XXXXX长沙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