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lushun073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26 13:09: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四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汉族民歌赏析2



教科书

书名: 音乐鉴赏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 5 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聆听并体验《脚夫调》《弥渡山歌》《幸福歌》片段,深入学习山歌、小调在节奏上的特点;

2.了解西北色彩区“双四度旋律框架”、江汉色彩区 “三声腔”的旋法特点;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继续夯实和提高稳定拍感及旋律记写等音乐能力;

4.了解民歌色彩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点:

1.学唱《弥渡山歌》、《脚夫调》、《幸福歌》三首歌曲片段;

2.了解汉族民歌常见三种体裁在节奏上的特点;

3.学习汉族民歌知识——“双四度旋律框架”和“三声腔”及民歌色彩区分类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能准确歌唱《脚夫调》《幸福歌》歌曲片段。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

/

4.完整聆听全某某,了解歌曲结构及感受西南民歌色彩区的旋法特点;

5.总结西南民歌色彩区在调式、旋法等方面的特点。

四、新授3《幸福歌》

1.边听边某某,感受小调的节拍特点;

2.听记练习,分析小调的节奏特点;



3.学唱《幸福歌》片段,加深对小调节奏特点的体验;了解“三声腔”的旋律特点。

五、课堂小结

1.学唱了《脚夫调》《幸福歌》等民歌片段;

2.山歌节奏自由;小调的节奏则规整,丰富、力度对比不十分鲜明;

3.“双四度旋律框架”是西北民歌色彩区重要的旋法;

4.“纯四度与小三度叠加”是西南民歌色彩区常见旋法;

5.“三声腔”是江汉民歌色彩区典型的旋法;

6.了解了节奏、旋律在汉族民歌体裁、***的重要作用。

六、课后作业

1.课后,请跟随音频歌唱《打硪歌》《脚夫调》《幸福歌》,加深对民歌不同体裁的认识与理解;

2.运用课上所学方法,思考《军民大生产》《打支山歌过横排》《一根竹竿容易弯》等汉族民歌分属哪个民歌色彩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音乐(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四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