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初、中级政工培训考试复习大纲

本文由用户“dfgdfger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11 07:39:09 举报文档

以下为《附件:2.初、中级政工培训考试复习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初、中级政工培训

考试大纲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_**有关要求,培养素质高、本领强的政工专业人员,对申报初、中级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实行“以考参评”考试。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政治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知识和重要时政三大部分。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史、党建,国情市情、时事政治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等共300个知识点。

二、试卷题型结构

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三种类型。

三、考试方法

全市统一组织考试,采取机考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五天后,参考人员可上网查询成绩并自行打印成绩单留存。

考 试 大 纲

一、政治理论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五条标准”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4.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关键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10.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11.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3.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14.坚定道路自信中,坚持一条基本路线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5.坚定道路自信中,坚持一个总体布局就是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6.坚定道路自信中,坚持一个根本前提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7.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8.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9.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_**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0.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2.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3.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4.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7.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28.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29.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30.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3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32.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33.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34.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35.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二)理论要点

36.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37.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8.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39.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40.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1.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4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43.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44.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45.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46.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47.以不断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4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49.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50.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

51.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52.把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党的力量源泉。

5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54.坚持文化科学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发展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

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二为”方向,即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56.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

(三)党章

57.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58.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59.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60.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61.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2.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63.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6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65.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

66.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首先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67.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68.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69.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

70.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

71.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72.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7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4.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5.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76.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7.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78.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四)支部条例

79.《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80.《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工作要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8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工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严肃党的纪律,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机活力。

82.《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 党支部工作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83.《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84.《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85.《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五)党的建设

86.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87.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停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动摇。

88.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89.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90.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1.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92.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9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94.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终身的课题。

95.加强党性教育,必须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上下功夫。

96.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97.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作为首要任务。

98.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六)法治建设

99.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0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10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10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103.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0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某某、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某某、国家衰。

105.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长期执政的基本任务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好群众工作。

106.建设法治中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需要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107.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

108.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1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

110.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1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

1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13.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做好群众工作,是开发民智、凝聚民心、提高国家软实力、提高人民群众历史创造力的基本要求。

11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115.《天津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条例》规定,本市开展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重在建设。

116.《天津市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117.《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政府组织推进,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118.《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着装整洁得体,言行举止文明;等候服务遵守秩序,依次排队;爱护园林、绿地和水体;保持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环境卫生的有关规定;文明如厕,保持公厕卫生,爱护公厕设施;遵守禁止吸烟的规定;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座椅和其他设施。

(八)生态文明建设

119.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12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2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22.在广大干部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意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29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我党解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

294.***正式法律是《婚姻法》。

2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的。

296.毛泽东主席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创作背景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97.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举行,全面开启新形势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新征程。

298.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对话,在党史上又被称为“延安窑洞对话”,被后人引用为关于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

299.2018年3月5日至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300.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附件:2.初、中级政工培训考试复习大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