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
***
和平小学处于乐尧村旁,是一所完全农村小学。学校始建于50年代。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按照“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以“健康、诚朴 、树木、树人”为校训;以“朴实 、勤奋、 团结 、睿智”为校风;以“向上、和谐、敬业、乐某某”为教风;以“进取、团结、自主、乐学”为学风。进行以“田园文化教育”的学校特色建设。
一、“田园文化教育”提出的背景
国家正在积极提倡新农村建设,同时儋州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确立我校为基地校。通过专家培训,我们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内涵,要发展特色,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以及走适合我校实际特色的学校建设之路。我校结合实际,根据学生发展情况,本着“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田园文化教育。以农耕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打造“快乐某某学”的教师团队,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并以此影响学生的家庭生活。把田园文化的内涵及内容影响师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认识和了解,我校把“田园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方向。让师生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享受田园文化。因此,我们把创建工作的目标定位为:依托农耕文化,打造“田园文化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教师愉悦工作,师生健康共长。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师生的整体素养。学校力求借助“田园文化教育”这一独特的资源,把“田园历史文化”与少先队道德建设活动相结合,通过读书、了解传统文化,并亲自参与农作物种植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传承古代田园文化的精髓,接受现代田园文化思想,让学生接受田园文化的熏陶,感受田园文化“快乐、自然、健康、和谐”的精神。我校注重田园文化教育基地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对田园常识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农耕文化作为教育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以达到对田园文化的独特诠释,同时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思考——内化、升华——外显、行动”的教育规律,,促进学生树立结合古今,让传统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有探究丰富学生文化底蕴精神,达到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目的。
二、“田园文化教育”的内涵界定
“田园”一词在字典里含义有三:“田地与园圃;农村;乡下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表现田园诗,田园文学。”而我们国人一提到“田园”就会想到著名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恬静的生活。我们学校之所以以“田园文化教育”作为特色发展,并不是要回归乡村生活,也不是倡导无为、宁静的生活。而是以“田园”为出发点,追寻自然、健康、和谐、快乐、绿色的校园文化。“田园文化教育”在我校是指拥有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勤朴的耕种文化、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绿色、和谐的人文课堂。
田园是最理想的和谐社会。田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审美的母题。田园文化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并不在于对建筑形态、生活习惯等形式上的固守,而在于在精神上对一种特定文化的不断体验,在于对"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的守常秉承。它更应深入到心灵感受层面,这种感受是清新、明朗、轻松、愉悦的,折射到生态环境、建筑空间、师生关系、课堂学习等方方面面。
学校根据专家对学校调研后提出的建议,在全体师生共同商讨的基础上,描绘了以“美育引领,和谐发展,绿色课堂”为理念的学校发展蓝图,力图以美育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对美育资源进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安排、组织学校特色创建相关活动。
(3)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情况科学分工,实行项目负责制。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市、场性特色活动及各级各类竞赛,科任教师在课程中应当积极渗透勤奋、朴实、自主、乐学的学习态度。
(5)学校应当为特色创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6)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辅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7)学期末根据特色项目实施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核,予以表彰。
总之,我们要把和平小学打造为带有“田园文化教育”特色的学校,我们将会拥有一支朴实、和谐、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家长积极参与,满意度高的一流学校。
2017年9月1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田园文化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