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析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专题一 辩证唯物论
1.(22届**_*学高三政治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摆脱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正升华为一曲时代颂歌。/
2020年11月6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成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国扶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开幕以来,包括该剧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展播等方式。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更多人真切触摸到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艺术演绎生活真实,舞台映射壮阔时代。这些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背后,除了真实、真情、创新,更有脱贫攻坚引发的普遍共鸣,以及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精准脱贫只是人民追逐美好生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有倍加努力,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青年一代,更当胸怀梦想,接续奋斗,为风起云涌、生机勃发的中华大地描绘出“叫好又叫座"的新生图景。/
有人认为,胸怀梦想就能创造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解证唯物论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胸怀梦想,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胸怀梦想,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能够催人奋进,更好地追求美好生活。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人们的梦想必须符合现实,否则无法实现,此观点是片面的。
④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坚持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胸怀梦想也必须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规律,才能创造美好生活。此观点是片面的。/
2.(2022·河北唐山·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明我国发展仍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的同时,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优势,作出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用好“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阐明总书记关于“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的科学性。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总书记的论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做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推动事物发展。“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深入的分析了我国发展优势;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色,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更大奇迹。
3.(2022·吉林长春·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到屈原《天问》、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文学想象,自古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之一。
“天宫课堂”第一课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正式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某某、叶光富化身“超级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全国学生带来了精彩课堂。在这堂课上,同学们看到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多个项目的教学展示。这是一堂播撇科学种子的课堂,对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人没有想象力、没有好奇心是没有动力的。”伟大的科技创造最初都源于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嫦娥”团队走上艰难探索之路,一次次闯关夺隘,一场场拼搏会战,他们秉承着“以国家任务为己任”的誓言,锐意开拓进取,以自主创新为团队成长的驱动力,完成了21世纪人类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使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一大步,在月球探测领域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2022年2月15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再出新成果:中国科学家基于嫦娥五号采自月球的样品,研究建立起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将为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时间标尺。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好奇心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作用。
【答案】(1)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好奇心激发了嫦娥团队工作人员的探索热情和动力,化为锐意进取的精神,促使嫦娥团队克服困难、不断探索,深化了探月的相联认识,提高了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指导团队不断进行正确的探月实践,取得进步。
4.(2022·江西鹰潭·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成功。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场盛会,向世界发出了各国应携起手来“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呼声,受到全世界瞩目。人见人爱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开幕式上的“立春”环节、水墨动画+创意设计升起的冰雪五环、象征团结的“中国结”图案、经典旋律《友谊地久天长》等中国元素,给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冬奥会正值春节期间,冬奥会的驻地里,各国选手吃饺子、品中国美食,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大家感受到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非常有效,感到很安全。中国元素、中国故事、中国声音通过冬奥会的表达,激发出了浓浓的世界情怀,打破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沉闷之气,向世界展现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魅力。
材料二???导演用“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来表达闭幕式中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动作“缅怀环节”。他们想借此机会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传递到全世界。柳絮是离别的愁绪,也是生命延续的种子,它们飘到人们的手中,变为晶莹发光的柳枝。365位手捧柳枝的普通人,演绎着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折柳寄情”。
结合材料并运用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知识,分析冬奥会闭幕式“折柳寄情”节目设计的合理性。
【答案】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折柳寄情”想表达深沉的纪念和一种绿色的希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传递到全世界;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导演选择“一首曲、一群人,一捧柳枝、一束光、一片绿荫、一起向未来”六个“一”唯美表达了庄严的仪式;
④意识不仅能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他们以今天的方式,演绎着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表达对生命的告别、缅怀和爱意,绿色意味着走向未来,生命充满希望,生生不息。
5.(2022·广东韶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最大程度减少经济代价并实现精准防疫,对未来的常态化防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宋某某率领团队研发了“人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建模预测和模拟推演平台”(以下简称推演平台)。推演平台是针对新冠病毒传播的大数据分析和AI建模平台,通过整合、处理和分析各类多模态人流移动和出行大数据,结合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人群细粒度建模,从而实现在城市区域内细粒度预测、模拟和动态推演传播感染情况。该平台多次为国内外科研单位输出模拟推演结果,为政府制定高效防疫政策提供参考。
虽然大数据的应用从理论上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以完成,但在实践中,有必要的时候,人工干预也必须适时“补位”,多管齐下,精准防控。以数据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推进重大传染病精准防控研究,打造常态化精准防疫样板,助力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有人认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常态化精准防疫的基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常态化精准防疫的重要条件,能激励和增强人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常态化精准防疫需要以数据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推进重大传染病精准防控研究。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常态化精准防疫,既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准施策,又需要按防疫规律办事,打造常态化精准防疫样板,助力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6.(2021·河北石家庄·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9日,河北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以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工业节能低碳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双超双有高耗能”和产废量超100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度,适时将碳排放许可纳入。到2025年,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河北省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的合理性。/
【答案】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规律面前,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河北省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广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7.(2022·全国·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金寨县大湾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怀着对人民的热爱、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6年多来,大湾村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拼搏奋斗,坚持因地制宜,打牢产业基础。挖掘富有特色的大别山农耕文化加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把旅游业搞得风生水起;利用大湾村茶叶的靓丽名片,积极发展生态茶业,带动村民种茶增收;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发展天麻、黄牛、山羊等特色种养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今天的大湾村,垄垄茶园郁郁青青,四季游人络绎不绝,“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振兴发展路越走越带劲。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7万多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5776元。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大湾村脱贫攻坚、振兴发展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答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大湾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各类资源优势,积极探寻脱贫攻坚的内在规律,打牢产业基础,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在红色热土上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画卷。
专题二 辩证认识论
1.(2022·湖南永州·三模)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谋划和不懈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如何实现国家富强的现实课题,毛泽东提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共同富裕,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力保障了国防安全,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独立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夯实了国家的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新发展理念形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描绘了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或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发展的。
③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工业和共同富裕的关系,通过发展重工业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通过改革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共同富裕提到了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2021新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是中国共产党追逐梦想、砥砺前行,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百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无不暗示着: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
从上海石库门出发,走过赣水闽山的蜿蜒小道,跨过万里长征的雪山草地,迈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渡过浩浩荡荡的长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栉风沐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了震憾世界的中国奇迹。今日之中国正以自信自立自强的巍然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正在祖国大地上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头的光明前景前所未有地展现在眼前。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民族复兴事业将揭开新篇章……
(2)“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加以阐明。(6分)
【参考答案】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能够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先烈的美好憧憬和遗愿正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现在眼前。
3.(2021·湖北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场下列要求。/
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20世纪初西班牙流感、疯牛病、口蹄疫……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面临着各种疫情的威胁。近几个世纪以来几次重大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都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人类社会也在同疫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近20年来,面对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非典型性肺炎”)、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疫情的侵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斗争中对各类病毒和严重病症的认识不断深入。但病毒和人类始终在共同进化。2021年3月15日多国报道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再一次向人类医学发起新的挑战。/
从“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角度,分析“病毒和人类始终在共同进化”带给我们的哲学思考。/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促使人们进行新的研究,与病毒斗争的过程,推动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和发展真理。人类社会在同疫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发展抗疫认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类战胜病毒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4.(22届**_*高三文综政治零诊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提出一系列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通过全面修订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出台民法典,发布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等着力完善民生领域方面的立法;通过全面修订反间谍法,出台香港国安法,生物安全法等推动国家安全领域方面的立法,真正做到法律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与此同时,不断定善法律押范体系。法治字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全民普法工作有序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全面晨开,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如何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是全面依法治国面对的重要课题。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推动开创法治中国肆设新局面,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1)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法治实践基础。结合材料和认识论知识对此加以说明。(9分)
【参考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
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研究破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难题中形成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
5.(2021·广东广州·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有科学家计划研制一个以暗能量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空间天文卫星。对此,有人提出疑问:“暗能量有用吗?暗能量危险吗?”科学家回答道:“我不知道。100年前如果你问爱因斯坦相对论是有用还是危险,爱因斯坦也一定回答不知道。但是,今天我们知道相对论是既有用又危险的。”核能、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加速器、导航系统等都是相对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核武器也同样是相对论的应用!对暗能量提出质疑,既表现出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也是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总是在对既有结论的质疑中而不断发展的,正如爱因斯坦通过对牛顿古典力学理论的质疑,发现该理论只有在低速和弱引力场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从而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所以说,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没有质疑就没有科学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儿无悔》。朱某某一生都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他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他的价值追求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朱某某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
2014年,朱某某所在村建起了“朱某某事迹展览馆”,展馆内展出图片2200余幅,实物860件,向人们生动地再现了朱某某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杀敌;回村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退休后为教育激励后人,用嘴衔笔、残肢抱笔,顽强创作的一个个动人场景。目前,该展览馆已接待各地学习访问团数百个、学员数万人,成为当地重要的教育基地。2022年1月25日,朱某某事迹展览馆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结合材料并运用“人的价值”相关知识,说明朱某某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某某”的原因。
【答案】(1)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②朱某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回村后带领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脱贫致富;退休后为教育激励后人,用嘴衔笔、残肢抱笔,顽强创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社会的称赞,无愧于“当代中国的保尔·柯某某”的称号。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生活与哲学主观题)(解析版)(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