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文由用户“zsigua6944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3-25 23:38:5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目录

1.总论 3

1.1项目背景 3

1.1.1项目名称、主办方单位 3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

1.2项目概况 4

1.2.1地理位置 4

1.2.2建设内容与目标 4

1.2.3主要建设条件 5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6

1.2.5主要技术指标表 9

1.2.6问题与建议 9

2.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0

2.1需求分析 10

2.1.1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10

2.1.2道路绿化的发展 12

2.1.3道路绿化的建议 12

2.1.4道路绿化趋势分析 14

2.1.5XX区道路绿化需求分析 15

2.2建设规模 15

3.建设地点与条件 16

3.1建设地点 16

3.1.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16

3.1.2项目道路现状 16

3.2建设地点条件 17

3.2.1地形、地貌条件 17

3.2.2工程地质条件 17

3.2.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17

3.2.4城市规划或区域性规划要求 18

3.2.5交通条件 19

3.2.6社会环境条件 19

3.2.7公共设施条件 19

3.2.8施工条件 20

4.绿化方案选择 20

4.1绿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20

4.1.1道路绿化指导思想 20

4.1.2道路绿化原则 21

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22

4.2.1项目总体规划 22

4.2.2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22

本次景观设计长度10.08公里其中: 23

4.3绿化方案 23

4.3.1绿化方案描述 23

4.3.2主要施工技术 24

5.环境影响评价 24

5.1项目建设环境现状 24

6.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4

5.3环境保护措施 26

5.4环境保护设施 27

5.5环境影响评价 27

6.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27

6.1施工主要隐患及危害 27

6.1.1主要隐患部位 28

6.1.2项目建设有关危害 28

6.2安全措施 28

6.3消防设施 29

7.社会评价 29

7.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29

7.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30

7.3社会风险分析 31

7.4社会评价结论 32

8.研究结论与建议 32

8.1方案优缺点描述 32

8.2结论与建议 32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主办方单位

项目名称:西外环沿线重要节点绿化工程

主办方单位:***

项目性质:新建

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XX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建标[1997]259 号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0)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广大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国的绿化工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绿化项目的建设是紧跟发展步伐的。

同时,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转入城镇生活和工作,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对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需求。同时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园区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了大环境的平衡和园区的良好发展提出此绿化项目。

西外环道路工程于2020年建设完成,路面双向三车道,目前路段节点没有进行绿化,不符XX区总体规划也与城市景观不够协调,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并且是迫切的。

1.2项目概况

1.2.1地理位置

该项目由西外环与yJ河、涑河、双岭路交汇三个节点组成,(详见项目总体规划图)。该项目位置重要,在西部新城壝划的“北徻、东上、西南优”的发展e毕颍?以及“两翼一 中心”的总体布尿中有着N<足轻重的地理交通作用,关既联系了yJ河南北两岸的交流,又拉劢了新XX西两翼的建设。***、市政府驻地区,是中心城的核心区,现有西外环的景***路绿地景观有差距,与XX形象不匹配,需要尽快的进行提升建设。

1.2.2建设内容与目标

1、建设内容

该项目全长10.08公里,景观设计总面积约654103?含节点面积约201783?。项目建设以苗木栽植、土方换填为主。项目规划以行道树、花灌木排序栽植,搭配树下绿化撒播花种的方式。

2、建设目标

该项目建成后,堤下道路两旁景观宜人,改善道路小范围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粉尘密度改善周边环境,起到服务于城镇的功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XX区环境结构清晰XX区框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道路绿化的建设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镇职工居住环境。

1.2.3主要建设条件

1、社会条件

第一、工程所在地XX区外公路通畅,交通方便有可供利用的交通条件方便建设材料运输。第二、*_**劳动资源具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劳务人员和技术水平。第三、工程所用苗木均为本地常见树种有可与施工相配套的苗木基地,这些苗木基地的苗木质量及数量情况都可以为本项目提供必要的建设材料方便就地取材。

2、物质条件

该工程项目的资金已由财政部门审核批准,资金有保障,工程设计概图、工程项目一览表和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等文件资料都审批完毕。

3、环境条件

本项目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施工氛围。能充分利用周围永久性道路,城市排水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

4、技术条件

本项目施工技术力量、测量控制点、工程图纸等技术性条件配备齐全。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投资规模

该项目建设预计投资1550万元,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2、资金筹措计划

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投入计划,本项目开发所需资金来源于财政立项资金。

3、经济及社会效益预测

该项目属于市政项目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主要收益应为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分别从环境、交通和景观功能三个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

(1)环境作用

1)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绿色植某某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某某对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及有害气体均有较强的吸附、杀灭和化解作用。“道路绿化”便可以吸滞交通扬尘、吸收汽车尾气、杀菌等。

2)净化水体 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而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3)净化土壤 植某某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某某根系分布的土壤,有益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道路绿化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4)改善XX区内小气候环境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植某某蒸腾大量的水分,从而对周围空气的湿度进行了调节。这就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道路绿化设施不仅能调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而且还有通风、防风的作用。

5)减低噪音 ***产生的噪音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2)交通作用

1)组织交通,道路绿化对车流起到了引导作用 利用城市道路绿化划分城市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或不同性质的车流和行人交通。在急转弯、陡坡和狭窄的险要路段“道路绿化”起到护栏和诱导视线的作用,尤其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雪、雨天,效果则更加明显。

2)保护道路 由于行道树具有遮荫降温作用,使路面温度降低,并使昼夜和季节问的温度减少,从而可减少沥青路面发生泛油现象,缩小水泥路面的胀缩系数等,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减少交通事故 植某某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某某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在绿化好的路段行车,司机的眼睛疲劳程度较绿化差的路段好的多,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服务功能 地下管线也可以埋设在花丛、草皮下,可以避免在修理时破坏道路而造成工程费用和交通运输费用的损失。对于为道路远期展宽而预留的地带加以绿化装饰,此时“道路绿化”又起了备用地带的作用。“道路绿化”还可以防尘土、防溅水,冬季“道路绿化”还可以用来堆放积雪。

(3)景观作用

植某某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某某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植某某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美的道路除了建筑风格的一致和变化外,用绿色植某某构成的连续构图和季相变化能使人产生美感。而且这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绿视率。一个城市“道路绿化”?的质量水平是形成城市印象的关键和构成自然的城市轮廓线、创造美好市容和提高城市建筑景观质量的关键。

项目的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另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就业水平,增加人均收入。由此,从社会效益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2.5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1-1 主要栽植内容表

沂河、蒙河堤下路绿化工程(全长10.08公里)

堤下路路段新品白蜡3457棵,白皮松732棵,木某某1490棵,西府海棠763棵,丛生榆叶梅702棵,红叶石某某677棵,二月兰(喷播花籽)15900平方,波斯菊(喷播花籽)15010平方,金鸡菊(喷播花籽)14714平方。

堤下路节点:百慕大草皮8634平方,百慕大(喷薄草籽)4591平方,石岩杜鹃1113平方,红叶石某某962平方,金森女贞苗750平方,大叶黄杨苗650平方,红花继木500平方,丰花月季450平方,银杏183棵,丛生国旗红紫薇212棵



1.2.6问题与建议

对于本项目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原来的沙土更换回填土的质量和白蜡的成活率及生长情况,为此本报告建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务必加强监管,保证土方换填的质量,并且在白蜡种植过程中请教专业人士或按种植经验根据白蜡生长习性,种植条件等进行白蜡的种植,并且安排专人认真负责的对种植的白蜡进行后期养护,保证绿化植某某的成活率。为保证白蜡后期的良好生长,达到持续性的社会收益。

2.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需求分析

道路绿化,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道路绿化虽小,但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区域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道路绿化的景观构成对区域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道路绿化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发挥好道路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已成当务之急。

2.1.1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道路绿化的效果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的居住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绿化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道路绿化缺少一个统一的规划,道路绿化设计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有的街道先植上草皮,后毁了草皮又栽上花,再后又栽小灌木,如此反复,既影响道路的绿化进程和效果,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2、植某某景观季相不明显

从目前各地的树种看来,道路绿化中色叶某某、观花植某某的利用相对较少,色叶某某主要有栾树、银杏、法桐、苦楝、枫香,观花灌木也只有山茶、丰花月季、春鹃等几个品种;草本则只有细叶麦冬与麦冬等,植某某的季相景观不明显。?

3、植某某群落结构单一?

道路绿地中的广场绿地、街头绿地还存在着大量以草代树、随意点缀植灌木的现象,城市中心区的道路绿带还多以单层乔或乔某某、灌加草的绿化结构为主,复层结构的群落种植方式虽已受到重视,但还没得到广泛的运用。这样不仅植某某的生态功能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景观单调、雷同,没有特色,而且易引发病虫害。例如XXXX区大部分主干道的行道树以悬铃木为主,占了近70%。景观单调的同时,病虫害相当严重,将近70%的树受到天牛、面包虫的袭击。??

4、道路绿化缺乏人性化的考虑?

“以人为本”是21世纪建设的主旋律,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道路绿化过分强调植某某景观的大色块及图案美的效果,而忽视了植某某景观的遮荫防晒功能以及使用者参与绿地、享用绿地的功能。?

5、忽视对空间的利用?

空间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巨大潜力,生态效果显著。树体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应截干,以充分利用地上空间。现在,许多地区大量挖别处数十年的大树,甚至百年古树,斩头去肩进行移植,既不美观又缺少生态功能。一些地方热衷搞大面积草坪,其生态功能只有森林数十分之一,且耗水大,费劳力。城市应提倡种大苗,一般苗某某3米左右就可以了,速生树种则可高大些。其实栽几年后,远比那些劫后余生的大树、古树的生态功能和观赏价值高多了!除特殊需要,苗木不应截干,特别是2米截干,相反是要修枝,提高枝下高,使之向空间向高处发展,有更大的树冠和叶某某,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树下则更好地透光透气。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乔木的优势,向空间要效益。生活需求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2.1.2道路绿化的发展

道路绿化是在有了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布局,形式都不同,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也不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市民的审美意识、生产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及道德水准等等。道路绿化最初是以行道树种植的形式出现,其后在秦朝、三国、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都有称之并木、并树、街道树、行道树等名称的出现和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道路绿地突破了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模式,取而代之出现了园林大道的绿色艺术新景观。

2.1.3道路绿化的建议

绿化是种软材料,它具有生命活力,可以人为地进行种植修整、移动、改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是其他材料不能替代的。因此,在道路绿化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掌握与城市建筑、与道路、与交通、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1、道路绿地绿化设计应选择好适宜园林植某某

道路绿地设计要结合城市特点特色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某某,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因树形、叶形、叶某某、花色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的要求,要实现道路绿化四季常青、经常有花的景观,就需要多品种的配合与栽植的多种形式相协调、相匹配,才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和种植的时候,就要显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交通线路、不同的视线和不同的观赏要求,处理好植株与植株之间的间距。

2、道路绿地要与道路使用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不同的路网产生不同的绿色植某某种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在人行道、公共汽车道、残疾人通道等这些特殊的道路,种植的绿色植某某都要符合这种特殊用途的特殊道路。另外,为了解决道路拥挤和分流的作用,高速汽车行驶的高架桥、快速干线的道路绿地绿化,在设计时着重点放在尺度、比例上。也就是说所选的树木品种不宜高大,不宜过密。力求规格一致,整齐排列,使驾驶员视线不受任何阻挡。

3、道路绿地设计应注意土壤条件和加强管养水平

地下的土壤成分,十分复杂,不利于植某某的生长,应进行换土,加强水、肥。种植前还对种植现场的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加强对病虫害的观测,一旦发现,立即喷杀。种植后要做好修剪整形工作,保证树木有优美整齐的景观。管养工作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细致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保持道路绿地景观的长期优美状态。

4、与规划同步协调发展

道路绿化要考虑整体构架并能塑造出一个整体风貌。行道树规划要做到:点,配置精巧多变;线,气势雄伟;面,色彩、层次丰富。点指具体的游园、景点;线是指行道树和分车带的布置,主要构成城市框架的主干道;面指由主干道串连起来的其他道路和街边大片绿地构成的区域。根据道路级别和功能的不同,行道树的种植方式也有所差异,规划树种类型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城市支路、居住区道路。不同的道路要求的绿化环境也有差异,不能追求模式上的统一。

2.1.4道路绿化趋势分析

1完善景观设计,增加植某某种类,丰富季相景观?

完善景观设计景观效果以适应道路的交通功能需求和景观需,由于车速高,绿化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形式也应简洁。在道路中,以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作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高度变化。之外,还应增加植某某种类,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某某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某某种类和观色叶某某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某某和攀援植某某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某某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某某的应用比例。

2充分利用优势,?挖掘地方特色?

不同的地方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表现出各异的特性,如立地条件、历史文化、城市性质等。因此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城市特性,?进行不同的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绿地景观的个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绿地形式和树种上,目前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市花,?可以作为地方特色的基调树种,使绿地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当地人感到亲切,?也使外地人能够了解这个城市的特色。但基调树种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树种,基调树种应以某几种树种为主,且这些树种最好是该城市的乡土树种,以区别于相邻城市的基调树种。?邋

3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绿化容易维护难,完善法规,依法管理是保护园林绿化和进行园材绿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要解决管理不得力的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园林绿化的参与意识和维护意识,做到“维护绿化,人人有责”。

2.1.5XX区道路绿化需求分析

***产生较大空气污染及噪声污染,大面积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消除或减弱噪音,保护和美化环境,改善居民劳动条件,是XX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XX区内企业生产特点,XX区应该适当体现绿色产业发展特色。通过加大道路绿化力度,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把XX区建成一个环境清新、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规划要求城市内道路均进行绿化设计,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的作用,该项目建设地址道路施工完成后,亟待进行绿化以改善道路环境,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迫切需要的。

2.2建设规模

该项目包括XX区沂河、蒙河段堤下路两侧绿化总计654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究结论与建议

8.1方案优缺点描述

1、优点:该项目建设功能划分区域合理,地理位置优越地块交通便利。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都符合本项目建设条件,且本项目符合城市规划,项目的建设会给周边环境,交通安全带来改善,项目建设得到各方支持,项目的建设规模即能满足使用要求又留有一定的合理的预留发展空间。

2、缺点:该项目建设道路较窄,施工期间人员混杂场地混乱,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污染和环境污染,影响周边车辆行人通行,所以建设期间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将方案缺点减到最小。

8.2结论与建议

根据本报告上述分析和评估,本项目具有切实的城市建设规划需求,其总体规划建设方案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项目建设方案符合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工程安全、卫生、环境影响和节能方案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定,为XX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所在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及社会环境良好,项目建设条件基本落实;项目建设规模适宜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技术上先进、适用和可靠;造价合理,经济技术指标优越,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经济上合理,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园林绿化废弃物生态处理及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国防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4. 玉米烘干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上为《绿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