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防震安全主题班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章 地震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地震
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
1.2 主震和余震
主震
主震震级高非常突出;
主震发生前先有一些前震出现;这种主震-余震型地震也叫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
余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1.3地震的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1.4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
1.5 我国的地震带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_*西部;
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某地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第二章 相关防震措施
2.1物资准备
A.1-2天使用的饮用水和易于存放、方便食用的食品,有婴儿的话需要准备好奶粉
B.手机、手电筒、蜡烛、打火机、口哨、锤子等一些生存工具。
C.一些简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内衣裤、毛巾、手纸、手套等简易生活用品
D.准备一些治疗感冒病、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的药品和一些急救医药品
E.随身携带现金、银行卡、身份证和贵重物品
2.2如何减低灾害防线
地震发生时,应该关闭家中的水电设施来降低灾害风险。平时要教会能担负起责任的家庭成员如何关闭燃气阀门、电闸以及水阀。一定要确保:
切断保险丝或跳闸
关闭煤气阀门
关闭自来水阀门
2.3隐患排查
家具物品的摆放
防止堵塞通道;有利于形成三角空间以便震时藏身避险;保持对外通道的畅通;处置好易燃、易爆物品;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设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卧室物品摆放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
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
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可能时给床安一个抗震架
应准备的避震场所
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
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
房门口、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为预防次生灾害应注意
放置好危险用品——易燃物、易爆品、易腐蚀的化学制剂、有毒物品
不用的物品清理掉——防撞击,防破碎;防翻倒,防泄露;防燃烧,防爆炸
第三章 避震要领
3.1避震空间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1)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2)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
3)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
1)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2)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
3)外墙边、窗户房。
3.2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胸前的杂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开身边的较大杂物
设法保持呼吸畅通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
等物捂住口、鼻和头部
设法脱离险境
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与外界联系
试着寻找通道,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但是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维持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七到解渴作用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被救出后
按医生要求保护眼睛,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强光刺激;进水进食要听医嘱,以免肠胃受到伤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防震安全主题班会》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