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够在设计、施工及管理部门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工程监理及工程概预算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几何画法与土木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与组织、土木工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社会责任教育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试验仪器操作、现场实习、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与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及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数学与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熟悉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3、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结构选型、构造、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掌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4、掌握土力学和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桥梁工程设计原理、道路与桥梁勘测的基本方法,具备道路与桥梁勘测和施工的能力。
5、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计算机软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
6、熟悉土木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趋势及相近学科的一般知识。
7、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
8、具有健全心理和健康体魄,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大学生体育与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三、专业方向
1、建筑工程:
培养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房地产经营、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研究、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道路桥梁工程:
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道路与桥梁勘测、设计及施工的能力,能够在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经营、建设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综合素质与能力
专项素质与能力
对应课程或实践
1.基本素质与能力
1.1政治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人文科学素质
1.3身心素质
大学生安全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体育Ⅰ-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分析运算能力
高等数学A1、A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5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Ⅰ-Ⅳ
1.6计算机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
1.7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
1.8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2.1数理分析能力
高等数学A1、A2、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2基础设计能力
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3.1建筑工程技术分析能力
土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地质学
3.2工程力学分析能力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流体力学
4.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
4.1土木工程设计能力
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
4.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与组织
5.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能留
5.1实践技能
土木工程认知实习、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毕业实习
5.2动手能力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
6.创新创业能力
6.1创新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导论、现代企业管理
6.2创业能力
7.个性化发展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
工程经济学、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
五、学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最低修读169.5学分,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9.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40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一
二
三
四
合计
1
2
3
4
5
6
7
8
军训(含军事理论)
2
2
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
(2)
(2)
课堂教学
16
16
16
16
14
14
10
102
专业实习或综合实践
1
2
8
11
课程设计
2
4
4
10
毕业实习
6
6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2
2
毕业论文(设计)
8
8
复习考试
1
1
1
1
1
1
1
7
机动
1
3
4
假期
6
8
6
8
6
8
6
48
全学程总周某某
25
27
25
27
25
27
25
27
208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课程编号
实践教学项目
学分
周某某
安排学期
实践方式
SJ27501
入学教育及专业导论
1
(2)
第1学期
机动
SJ27502
军训(含军事理论)
2
第1学期
集中
SJ27503
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2
(3)
第2、4、6学期暑期
由校团委统一安排
SJ27504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2
2
第2学期
在已有的工程制图室进行
SJ27505
土木工程认知实习
1
1
第3学期
在教学实习基地集中进行
SJ27506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2
2
第4学期
在教学实习基地集中进行
SJ27507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
2
第5学期
在拟建的结构工程实验室进行
SJ27508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
2
2
第5学期
在拟建的结构工程实验室进行
SJ27509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2
2
第6学期
在工程施工教学实习基地进行
SJ275010
钢结构课程设计
2
2
第6学期
在拟建的结构工程实验室进行
SJ275011
土木工程综合实践
8
8
第7学期
进相关的土木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单位实践
SJ275012
毕业实习
6
6
第8学期
集中或进相关的土木工程设计、建筑施工单位
SJ275013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2
2
第8学期
***负责安排
SJ275014
毕业论文(设计)
8
8
第8学期
集中
合计
40
39(5)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比例表(表四)
课 程 类 型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某某
802
44
34.7%
34.0%
专业教育课程某某
学科基础课程
341
19
33.8%
47.5%
专业基础课程
441
24.5
专业核心课程
324
18
14.0%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基础课程
62
4
2.7%
3.1%
核心课程
48
3
2.2%
2.3%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各方向学时、学分大体相同)
方向一
162
9
7.1%
7.0%
方向二
162
9
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
人文素质
32
2
5.5%
1.5%
专业拓展
96
6
4.6%
总 计
2308
129.5
100%
100%
十、主干学科
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十一、核心课程
1、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学时:72(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36)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2个学时。
学分:4(理论课学分2、实验课学分2)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重点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或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集中答疑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原理的能力,以及结构设计的能力;实验课让学生独立完成结构设计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浇筑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结构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以更好地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的思维状态与参与状态,尊重学生的观点,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0%+实验课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
教材选用:
过镇XX著. 钢筋混凝土原理. 第3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2、钢结构基本原理(Basic Theory of Steel Structures)
学时:54(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18)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0个学时。
学分:3(理论课学分2、实验课学分1)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以钢结构的材料、连接方式、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设计、拉弯压弯构件和钢结构最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钢结构设计及研究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钢结构材料的性能要求、鉴定方法及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掌握各类构件性能、原理及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或手段:
理论课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集中答疑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理解钢结构受力特性、变形特性、工作原理的能力以及钢结构设计的能力;实验课让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原理、方法、过程及钢结构力学性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结构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以更好地理解钢结构的基本设计原理。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的思维状态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0%+实验课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
教材选用:
张耀春著. 钢结构设计原理. 第8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
学时:54 (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18)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2个学时。
学分:3(理论课学分2、实验课学分1) 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主要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块体砌筑、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建筑结构施工、桥梁结构施工、路面施工及隧道施工等内容。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包括土木工程中主要工种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方法或手段: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移动课堂、互联网+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内国内外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了解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实验课让学生在虚拟仿真试验室内进行各种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操作,着重锻炼学生对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控、施工方案编制能力及相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成绩,试验课程操作成果,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编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对不同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掌握,及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0%+技术方案编制10%+技术操作40%+期终考试占40%。
教材选用:
李慧民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一版.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4、土力学(Soil Mechanics)
学时:54(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18)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0个学时。
学分:3(理论课学分2、实验课学分1)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主要介绍土体渗流、压缩固结和强度理论、土体渗流计算分析、地基应力求解、地基沉降与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和土坡稳定分析、常规土工试验技能和相关试验参数的确定,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的目的。
教学方法或手段:
理论课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土体渗流、压缩固结和强度理论、土体渗流计算分析、地基应力求解、地基沉降与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和土坡稳定分析、常规土工试验技能和相关试验参数的确定,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土力学问题的能力;实验课让学生在试验室内进行各种土力学基本试验,着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课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对土力学基本原理、方法及相关土工试验操作能力、计算能力的掌握。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课成绩25%+期末考试成绩60%。
教材选用:
李某某等主编. 土力学.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5、基础工程(Basic Engineering)
学时:54 (理论课学时36、实验课学时18)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2个学时。
学分:3(理论课学分2、实验课学分1)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基基础、浅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处理、基坑维护及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地基及基础工程的特点、构造等,学会常规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处理技术,具有应用基础工程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或手段:
理论课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各种浅基础、深基础的受力特性、工作原理及相关设计方法;实验课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设计,着重对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制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对基础工程中浅基础、深基础受力特性、工作原理、及相关基础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0%+实验课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
教材选用:
周某某、李某某等主编.基础工程.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6、土木工程材料(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学时:36(理论课学时18、实验课学时18)其中企业行业专家授课2个学时。
学分:2(理论课学分1、实验课学分1)其中企业行业专业授课学分0。
课程简介:
重点讲述土木工程所用材料的生产,规格,技术性质,施工方法与工艺,适用范围,材料检验验收标准及储存运输要求等基本内容和相关工程材料施工验收标准及工程材料技术性质检测方法及实验技术规程及相关标准及规范。
教学方法或手段: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集中答疑、移动课堂、互联网+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分析与选用相关工程材料的能力;实验课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和设计,着重训练学生掌握相关材料的检验方法、实验仪器规程、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及处理、并对相关土木工程材料的特性基于判定及设计。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注重学生的思维状态与参与状态,尊重学生的观点,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性质综合掌握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50%。
教材选用:
黄政宇著. 土木工程材料.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
十二、教学进程表(表五)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理
论
实践
1
2
3
4
5
6
7
8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平
台
TS26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8
10
48
试
TS26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24
8
32
试
TS26103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3
48
38
10
48
试
TS26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概论Ⅰ
2
32
32
32
试
TS26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概论Ⅱ
4
64
44
20
64
试
TS18105W
公民素质教育
1
16
16
16
查
TS15001-4
大学英语(I-IV)
15
270
230
40
60
70
70
70
试
TS19001-4
大学体育(I-IV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6
16
查
GT27507
科技论文写作
1
16
16
16
查
GT27508
室内设计
1
16
16
16
查
学生最低修读的学分/学时
129.5
2308
1736
572
391
401
374
362
294
302
152
课堂教学周某某
24.4
25.1
23.4
22.6
21
21.6
15.2
周学时数
16
16
16
16
14
14
10
说明:
1、各专业军事理论教育第一学期以讲座形式进行。
2、本专业方向模块设置2个方向,可任选一个课程模块,至少修满8学分。
3、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成果”学分可抵免修读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学分。
4、个性化拓展模块要求学生至少须选修6学分,其中“自然科学”模块要求学生至少须选修3个学分,专业拓展模块至少选修3个学分。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