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扶门的习惯吗?

本文由用户“lxpicc”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03 00:43: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你有扶门的习惯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你有扶门的习惯吗?

一个人的教养、礼貌培养,需要从细节开始,别小看一个扶门的小小细节,可能会为孩子未来带来很大的影响,我曾经就在销售人员的选拔上,优先录用了一个会扶门的候选人。

记得刚去美国的时候,我觉得那儿的人好像都特别绅士,我还没走到门前,就有人面带微笑帮我开门。我想这或许是西方人讲究“女士优先”的缘故吧,于是就满足地径直穿了过去。一段时间我特别享受这一“待遇”。 慢慢地我发现,规矩并非如此,而是“后来者优先”。凡是公共场合有门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他/她会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并接着扶。我去孩子学校,特别留意观察,我给后面的小学生扶门,发现没一个不说“谢谢”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商店门口,很少有人进去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   这使我想起郎咸平几年前说过的一件事。他总想不通为什么他的一个学弟要比他混得好。他的言语中带有酸味儿。有次这位麻省***教授的学弟去香港演讲,郎“盯”上了他。一群人出去吃饭,经过一扇小门。郎说:“像我这种没有什么悟性的人,傻里呱唧地一脚跨出门就走出去了。”而他的学弟则本能地向后退一步,让别的人都过去之后他才过去。郎这回才悟出学弟比他“混”得好的道理了。原来在美国选择人才还有另一个标准,即“一定要做个好人”,而像他这样目不斜视、扬长而入的就算不上什么“好人”了。    在我们看来是蝇头小事,别人则看成大事。你不扶门,民间第一个反应就觉得奇怪,然后判断你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教养,更谈不上举止优雅了。一些国家的人看到我们不扶门这件小事特别不顺眼,而且更受不了你旁若无人地径直通过。别人扶门因怕门撞到你的脸,而不是为你专开绿色通道。另一细节是,当遇到别人为你扶门时,虽然还有几步,也要加快步伐,不可慢悠悠地溜达过去。然后你也得接着扶,直等到后面客人鱼贯而入,或有人半途接棒,再缓缓放手,这才算完成了一套“爱的传递”的基本标准动作。   在美国的十多年间,几乎毫无例外的老美都扶着门让我走过去,我又不得不扶着门让后面一个人走过去,这个简单的扶门动作我学了好久,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从来不学扶门。   德国也是个扶门国家。有人说德国民众天生素质就比中国人高,其实也不尽然。真正的原因是联邦德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套规则,让民众自觉提升素质。如德国有法律规定,关门时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无条件赔偿,还得帮人医治。这些规定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还有遵守交通规则、按秩序排队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这个社会就变得文明起来了。   当我给企业高层上课提及这个话题时,有位学员跟大家分享了个人的亲身经历。一天上班,他涌入了电梯。这时,远处有个糟老头模样的人朝着电梯方向跑得气喘嘘嘘。这时,电梯内的人分别按下了楼层按钮。不知怎的,他的目光注视到那老者身上并动了恻隐之心。那会儿他用手扶着电梯门,等着老头儿过来。进了电梯里,老头儿问了他做什么,叫什么,随后他就随着人流进了办公室。一刻钟后,电话铃响了,说请他去董事长办公室。他进去一看,哟,椅子上坐着的不就是那个糟老头吗?他意外地被告知今天被提升了。董事长告诉他,***多少次,今天终于遇到了“意中人”。   有个小学生说,在她的生活中,有一位爱她的人,那就是她奶奶。最令她感动的不是奶奶给买好吃的东西、买好看的衣服或者做一顿丰盛的菜饭,而是看起来一个毫不起眼的动作——扶门。慢慢地,这孩子也开始学会为奶奶扶门了。有时候孩子对爱的诠释往往很简单。我们的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但不一定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里就君子多、淑女多,门风正,人际关系和谐。

你习惯扶门吗?如你能因善小而为之,你就不愧为“好人”了。 也请记得把它教给身边的人。   

【素材分析】品德是隐性的,藏于某某,却总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出入门口的时候,是否会考虑到身后的人,为他扶一下门,以免他被反弹回去的门撞到。这是小的事情,蕴涵了良好的修养。与人交往,看行为,更是看内心。   【速用名言】   1.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美国科学家 爱因斯坦   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现代文学家 巴金   【适用话题】1.品德修养;2.细节;3.为他人着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才储分析性格类型倾向
  2. 陶行知教育思想之爱的教育
  3. 劳动,美好生活的根征文
  4. 遇见优秀的你是我的幸运征文
  5. 红色小故事15篇
  6. 幼儿园小三班幼儿个案跟踪记录表基本情况
  7. 阿玛尼的阿里郎歌词
  8. 幼儿案例分析要心态平和
  9. 稻盛和夫自传

以上为《你有扶门的习惯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