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本文由用户“希望看见海”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24 08:52:1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怎样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怎样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①根据收入来划分,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于“绝对标准”界定,即通过确定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的上下阈值来界定中等收入群体;

另一类是基于“相对标准”界定,即通过设定收入中位数的上下浮动比例确定中等收入群体。

根据财政部有关专家的分析,中国城镇人口户(一般按3口之家计算)均税前收入6万-20万元,就是中国比较标准的“中等收入者”。户均收入6万元是中等收入群体的起点,这个起点与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相吻合的。因为计税收入3000元前面有社会保险费用和公积金费用的适当费用扣除,大约人均500元,这样实际起征点是2500元,折合年薪就是30000元。3口之家两人工作正好是6万元。由此看来,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者都是中等收入者。

②从财富上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地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有人员的集体。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变而改变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集体的总称概念,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衡量。

物质财富:收入和财产:“收入中等,宽裕有余”。标志: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中国社

会的小康生活水平是中间阶层的中国式表达

精神财富:职业声望和自我认同:职业稳定性。

社会评价:因资本经济的崛起,知识分子、白领、专业人士常是中间阶层的近义词。

社会认同:因中间阶层意味着一种人人和家庭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扩大消费容量进而拉动增长非常重要的力量。

3.我国为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采取了哪些举措?

①积极促发展稳就业,夯实居民收入增长基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直接关乎居民收入稳定,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容量的同时,要将促进更好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②进一步促进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来源人群稳定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须采取针对性举措,促进这些群体实现稳定增收。

③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渠道仍偏单一的问题,需要健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渠道,进一步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 多元化,这是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的必然要求。

④持续加大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力度。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应有之义。

⑤着力促进机会平等,畅通社会流动通道。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消除先赋性因素在就业中的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社会流动性,防止阶层固化,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至关重要。

⑥进一步降低居民家庭经济负担。在保障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居民家庭经济负担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等重要。针对医疗、教育、住房等支出对中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影响较大的现状,需要进一步提升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家庭支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怎样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