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掌握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小学阶段教学负数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数系加以扩展,为中学学习有理数作准备;二是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本单元的三个例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别通过温度中的负数、收支中的负数和数轴中的负数,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在活动情境中完善数轴的模型,让学生借助数轴直观感受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突出正数、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每一个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点与之对应,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要注意: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也没有严格的数学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例如天气预报中的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存折明细中的存入金额和支出金额、电梯上升的层数与下降的层数等。在这些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利用教科书中的素材资源使学生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温度、资金收支、时差、相对水位、相对误差、海拔、增长率……这些都是负数的常见应用。教师借助这些载体,一方面使学生理解负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例1、例2,完成教科书P6“练习一”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数学史的教育与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负数,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能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笔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激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注意听游戏的规则: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师:我们走进教室(我们走出教室);向下看(向上看);向前走100m(向后走100m);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
2.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有许多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某水果店新进一批水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读、写法等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负数概念建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气温的高低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并在练习中安排各种不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理解相反意义的量是有相对性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学生在认识正、负数的过程中,对正、负数的实际含义的表述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支出-500元”的说法,教师一定要予以纠正和指导。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某某”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笔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