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班新生家长见面会交流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班新生家长见面会交流材料:
家有宝贝初入园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9月份我相信对在座的家长来说是一个既难忘焦虑又期盼担忧的日子!因为在9月份,我们的宝宝就要上幼儿园了,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上幼儿园,与爸爸妈妈分开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就要离开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家人,到陌生的幼儿园独自去生活、探索、学习,一个小不点独自长时间离开家,家长最担忧的是什么呢?
哭 不会自己吃饭 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会穿脱衣服 不午睡 被小朋友打 生病 受委屈
那家长担忧的这些问题会出现吗?
会!只不过由于宝宝性格、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每个孩子出现的状况、状况持续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那我的宝宝什么时候就能真正适应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
兴奋快乐型
这类孩子初入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老师接待入园之后,跟爸爸妈妈一头扎进班级中,入园之后会焦虑吗?新鲜感、过去之后呢?
暴躁抗拒型
面对陌生的环境,苦恼不止,拳打脚踢,妈妈满脸的忧虑,满心的心疼。
乖巧懂事型
知道必须去幼儿园,小声哭泣,一脸爸妈,同时关注老师对她的表情,如果老师满脸微笑,她就会认定,能自我安慰,自我调整
细腻敏感型
让自己表现乖乖的,希望爸爸妈妈早来接。心思都在肚子里,可能这样想“妈妈说第一天来接我”她会一整天想你答应过她的事情。能不能第一个来?如果您家有这么一个心思细腻、内向、敏感的孩子,什么东西都往肚子里放。胆小的、怯懦的,可千万别伤了她的心。
所有孩子都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三岁。
精神断乳。独立的第一步。
由我们变成我,由爸爸妈妈的宠物变成我是我自己,踏入幼儿园,就是要从完成爸爸妈妈手心里的宝变成我是我自己的宝,三岁看大,七岁看来。全在幼儿园阶段,这第一步就特别重要。
遭遇六大关:
1.关系人的改变
从血缘至亲到老师:幼儿在入院前享受父母及祖辈无微不至的关爱,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入园后主要关系人变成老师,而老师需要关注班内所有的孩子。不管老师多么的细心呵护,但是也比不上血缘至亲,孩子太多、性格不一样、家风不一样、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刚开学,老师要同时照顾不同性格的孩子,老师真的要类似。老师是大人,可是孩子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送他上幼儿园,所以不要我了?不喜欢我了吗?
心理需要: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引发的问题:委屈、担心、失落,甚至丧失安全感。
这些变化会压在孩子的小心脏上,引起孩子很长时间的情绪变化
2.生活环境的改变
大人换环境不适应
从家——幼儿园 空间小到空间大
从熟悉——陌生 从方便到不方便
心理需要:我的小床呢,我的杯子为什么在这里?
引发的为题:焦虑不安、抗拒、苦恼、默默流泪,情绪感染,模仿
3.生活方式的改变
从完全被照顾——需要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娇宝宝,被祖辈、爸爸妈妈宠着,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入院后,成为集体的一员,不仅要遵守集体的规范,还因为老师不能及时关注每一个孩子,面对对困难时,需要自己想办法克服或求助。
心理需要:为什么没人帮我了?为什么要我自己做?
三岁孩子不会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当孩子问出为什么要我这样做的时候,其实背后还有一个问题:早知今日,何必当初!2岁的时候,我自己来,我自己穿。家长打压。
引发的问题:产生心理落差、逃避、退缩、因处理能力差引发的挫折感。
幼儿园入学水平。生活自理。
问题: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经常感冒
不少孩子刚上幼儿园时都会发生发烧、并伴有肚子疼、呕吐或拉肚子等症状。一回家休息,甚至不吃药就会好,可再回到幼儿园,又会生病。如此反复很长时间。感冒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这样的问题是在给孩子负面的暗示,增加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 “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认识新朋友啊?”“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吗?”强化他们对幼儿园美好的回忆。
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是父母和孩子第一次“小别离”,焦虑的不只是孩子,还有父母。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们哭得撕心裂肺,又心疼又着急,焦虑程度甚至超过孩子,担心孩子会不会哭、会不会乖乖吃饭、会不会有人欺负孩子……
当家长传递焦虑情绪,孩子只会更加焦虑。
处理孩子入园分离焦虑,家长首先就要放下焦虑的情绪,做好足够的准备,充分关注孩子,孩子上幼儿园慢慢就会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寿光世纪教育集团凤华幼儿园 赵某某 2017.9.1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小班新生家长见面会交流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