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lovesy99s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0-09 16:41: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六节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主题五 电与磁及其应用

第六节 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2课时

课程类型:启发讲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建构交流电、周期、频率、有效值等概念;

2. 形成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生活中的输电线分为相线和零线、人体碰触或靠近相线会发生触电事故等物理观念;

3. 并能应用其预防触电事故,养成安全用电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目标

1. 了解建构交流电模型的方法。

2. 了解描述交流电变化规律的数学方法等

3. 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曲线实验,增加对交流电的感性认识,增强实验观察等核心素养。

4.通过对家庭电路、家用电器的调查与研究,提高技术运用等核心素养。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交流电变化规律的了解,增加生活中的安全用电

意识,增强防范电气事故的能力。

2.了解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的建设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交流电的变化规律,了解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有效值,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知道常见的用电安全措施。

教学难点:

了解交流电的变化规律,了解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有效值。

教具:多媒体展示系统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举例 每个家庭几乎都会购买一些接线板,以满足在任意位置使用电器的需要。然而如果买到劣质的接线板,则有可能引发意外事故。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

总结: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简称交流。交流电相比直流电有许多优点。交流电可以利用变压器升高或者降低电压,可以驱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感应电动机。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交流电。

设线圈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Em,线圈平面从磁通最大位置开始转动,角速度是 ω,经过时间t,线圈转过的角度是 ωt。

此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e=sin

式中的 e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数值,称为电动势的瞬时值。

如果把线圈和电阻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设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R,则电流的瞬时值为

i==sin=sin

即电流也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电路中某一电阻 R’两端的电压的瞬时值同样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 即

u=i=sin=sin

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 i 和电压 u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6-3所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复杂抽象的知识更容易理解

2、发电机中的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电动势、电流都按正弦规律变化一次。我们把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称为交流电的周期,通常用T表示,单位是 s(秒)。交流电在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称为交流电的频率,通常用 f 表示,单位是 Hz(赫)。

根据定义,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T=

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交流电,周期是 0.02s,频率是 50 Hz。

演示实验: 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交流电波形,首先将J2459 型学生示波器的电源开关打开,预热 1 分钟左右。然后通过调节辉度、聚焦和辅助聚焦旋钮,使亮斑的亮度、大小适当;调节“水平位移X移位)”和“竖直位移(Y 移位)”旋钮,使亮斑位于光屏的中间。把示波器的“扫描范围”旋钮置于 “10~100 Hz”挡,调节“扫描微调”旋钮,使亮斑变为

一条稳定的亮线;调节“X增益”旋钮,使亮线的水平宽度适当;把“衰减”调节旋钮置于“ ”挡,即由机内提供竖直方向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压信号;调节“扫描微调”旋钮,

使屏上出现一个稳定的一个波长的正弦波形曲线。此时示波器的扫描频率正好与信号频率相等,为 50 Hz。

再次调节 “扫描微调”旋钮,改变示波器的扫描频率,使光屏上出现稳定且完整的两个波长的正弦波形曲线。

如何描述交流电的大小呢?让交流电和直流电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 直流电的数值称为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通常用 I 和 U 分别表示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实验表明,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I=0。707

U=0。707

我们通常说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 V,指的便是有效值。各种使用交流电的电器设备上所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数值、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数值也都是有效值。以后提到交流电的数值,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指有效值。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引入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新课内容

人体触电的类型

触电是危及人生命最严重的用电事故,而且在住宅中发生此类事故的概率较大。人体触电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单相触电

人体直接碰触到带电设备中的相线,相线、人体与大地组成回路,电流通过人体,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如图5-6-13所示。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如果与其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高压带电体可能对人体放电,这样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根相线,相线、人体及另一根相线构成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如图5-6-14所示。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个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也属于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是最危险的。

(3).跨步电压触电

相线发生断线落地或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以落地点为中心向大地流散。若人在落地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压,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如图5-6-15所示。跨步电压触电先是使人两脚麻木,继而跌倒。由于跌倒后人的头、脚着地,其间距离更大,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可能会更大,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4、安全用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日益增多,在带给人们极大方便和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一些大功率电器,如空调器、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磁炉、电饭锅、电热水壶、电烤箱、电吹风机等进入家庭,使住宅配电线路负荷不断增长,电流不断增大,存在着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电子产品、电动车电池、电热器等长时间通电,且无人照看,都可能引发火灾。 要实现安全用电,就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养成安全用电行为习惯。

家庭选购接线板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挑选:

观察电源线。优质电源线软硬适中,有韧性连接可靠,内部为优质铜芯材质。第二,观察插头。优质插头为三脚插头,插销硬度较高,厚度较厚,长期使用不变形。第三,测试开关。优质接线板开关按压顺畅,材质好,使用寿命高。第四,观察内部铜件。从插孔中观察内部铜件,优质接线板的内部铜件厚实,导电性能好,发热少,不松动。第五,观察外壳与面板。优质接线板外壳表面光泽度高,无毛边,部件配合紧密,采用阻燃材质,高温不燃烧。

归纳小结: 本节学习了交流电、周期、频率、有效值等概念,了解了交流电的特点等内容,了解了用数学方 法描述交流电特点的方法。

书面作业:

实践与探索 5—6 中第 1、3、6 题,任选 1 题,独立完成。

实践活动:

实践与探索 5—6 中第 2、4、5 题,任选一题,与同学合作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对交流电变化规律的了解,增加生活中的安全用电意识,增强防范电气事故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进一步加强。

以上为《第六节交流电及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