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心理学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以高尔顿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和以华生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之争。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类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乞丐、小偷。”
儿童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矛盾性原则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类型: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分为样本描述法、时间样本法、事件样本法和特质评定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以自由联想和释梦两种方法来挖掘病人的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6~11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潜伏期。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
第三阶段: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1岁)
第五阶段:统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
第六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20~40岁)
第七阶段: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40~65岁)
第八阶段: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
皮亚杰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特点: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
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维果茨基把 儿童独立 所能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 经他人指导帮助后所能达到的 潜在发展水平 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
华生认为婴儿出生使时只有三种情绪反应:恐惧、愤怒和爱。
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对任务的选择、遇到困难时的坚持性及努力的程度。
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
掌握的经验
替代性体验
社会说服
生理和情绪状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小学儿童的身体基本上处于匀速发育阶段。
人出生后以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出生时脑重已经达到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的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90%。
小学生大脑活动的特点(考大题)
在医学上,常用死亡率和患病率作为衡量群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小学生的感知、注意
感觉是 人脑对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 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 最简单的 心理过程。
知觉是 人脑对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整体的 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多种属性 和 各部分之间 相互关系的 综合反映。
儿童对于“正在”“已经”“就要”这三个表示时间次序的副词的理解。
最先掌握的是“一节课”,其次是“日”和“周”。
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
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四种。
注意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替调节,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可保持30~40分钟。
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和运动变化是引起小学生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段,中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道德两难故事法:同儿童进行“开放式”的个别交流。(柯尔伯格)
柯尔伯格提出了XX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主要处于水平一和水平二,水平三一般要到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才能达到。
第三阶段: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悦于人、有助于人或获得别人的赞赏。(又称“好孩子”阶段)
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时的教育方法:
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提高道德认识,讲究谈话艺术
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尊心、自信心
通过实践,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注意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区别对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学心理学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