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本文由用户“yuwen9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2-09 14:51: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新课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课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新修订的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正式颁布了,这是教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具体体现,对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为先,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往往容易把关注点放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科内容的变化上,从学科内容的角度去解读和理解新方案、新标准,忽略新方案和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强调,对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的强化。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我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应将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铸魂育人。各门课程要强化育人功能,强调学科德育,让课程教学服务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真正做到方向某某、宗旨清。

二、转变观念,聚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单独设立劳动课程;义务阶段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设计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针对“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计上做了一系列改革,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 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学科实践,注重情境教学;落实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等等。过去,许多学校看到了这些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中小学“教、学、评”的基本遵循,中小学应借助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颁布的东风,攻坚克难,坚持素养导向,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改进教育评价。

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教材编写单位要力争编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充分理解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把有关要求落到实处。只有各方协同努力,才能促进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新课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落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