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绪论
1.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P2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
●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表现: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课本思考题第 2 题) P14
科学性不意味着价值中立与没有立场,革命性也并不意味着缺乏客观态度与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互相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 实现的。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的关键 就在于无产阶级的 先进性。正因为 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它对于科学特别是科学的革命理论有着强烈的渴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基础,理论品质与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3.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各标题及其基本内容) P15-19
● 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立论基础。
●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与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
● 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种不同观点 P29-30
●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于作用。
2.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1-34 (书本思考题第 1 题)
( 1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2 )物质是在时空中运动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某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 4 )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P42-43 )
●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啊与二元论划清界限。
●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3.? 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书本思考题第 4 题)
1. 唯物辩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65-66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72-73 (思考题第 2 题)
3.?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 真理的绝对性 2 相对性 3 辩证统一) P74-76 。
4.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85-86 (思考题第 4 题)
第三章 ?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性(包括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P98-101 (思考题第 3 题)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内容、表现、方法论意义)。 P105-106 ;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与意义。 P109-110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