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育教学理论常识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教育教学理论常识测试卷
一、判断题(20%)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2.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
3.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 )
4.自然数有两重意义,即奇数意义和偶数意义。………………………( )
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内容与方法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 )
6.运算的定义是一个集合中一个元素与一个元素之间的一种映射。…( )
7.演绎通常是指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也就是从普遍性结论和一般性前提出发,推出个别或特殊结论的过程。……………………………… ( )
8.元认知策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
9.减法和除法运算是最基本的代数运算,它们分别是加法和乘法的逆运算。( )
10.时间是一个基本量,采用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其主单位是时。……( )
二、单项选择题(2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年。
A、1951 B、1978 C、1985 D、1986
12.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13.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和兴趣性 B、娱乐性和生活性 C、科学性和思想性 D、知识性和个性
14.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15.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 )。
A、陈述性知识 B、策略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6.个体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变通性 B、流畅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7.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表述的数学课程目标是( )。
A、知识技能目标 B、结果目标 C、数学思考目标 D、过程目标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 )。
A、提高性 B、科学性 C、发展性 D、应用性
19.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积极举手 B、积极思考 C、大胆发言 D、操作体验
20.“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A、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B、应用意识和实践意识
C、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 D、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多项选择题(20%)
21.全面教育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 )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间观念的关键要素;
⑤推理是发展空间思维的主要渠道。
34.⑴小学中所渗透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教学内容中:一是结合数的认识初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数轴是数形结合最基本的载体,是数形结合最基础的渗透;二是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点的位置,初步体会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三是用正、反比例关系绘制的图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⑵举例如下:
如图:
教学这道习题时,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依次表示直线上的同一个点,引导他们借助图形所显示的直观意义,更加具体地理解每组的两个小数为什么相等,进而启发他们从“数”和“形”这两个角度坚定对小数性质正确性的认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育教学理论常识测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