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希望和苹果”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6-27 06:16: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加法(不进位加)》是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一节新授课。本节课既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又是学生今后学习10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必须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好笔算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并学会正确的书写格式。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为什么要这样写竖式以及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的算理。

突破重难点设想: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进行动手操作,大胆进行尝试,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得出用竖式计算最简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境激疑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并说出算法:

?? ?5+2= 30+23=???? 21+7=

32+7=? 40+35=??? 28+60=

(二)创境激趣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想去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这是我们龙泉小学二年级1到4班的同学,你们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3、你能根据获得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4、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认真看题

指名口答

认真看图

观察情境图

认真思考

想一想

说一说

提数学问题

认真思考



通过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互动解疑

(一)探究例1

1、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你会列算式吗?

(2)怎样计算35+2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动手用小棒摆一摆,试一试。

2、组内交流

同学们已经独立探究出了35+2的计算方法,下面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分享。

3、汇报展示

预设一:把35分成30和5,先算5+2=7,再算30+7=37

预设二:摆小棒:35就摆3捆5根,2就摆2根。5根加2根就是7根,3捆就是30根,30根加7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

预设三: 3 5

+ 2

3 7

4、探究算理

(1)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35+2的?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写加法竖式时,就像摆小棒一样,把两个加数中的几个一跟几个一对齐,也就是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与十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等号变成一条直直的横线写在两个加数的下面。

用竖式计算时,先把个位上的5和2相加得7,在个位上写7,再把十位上的3和0相加的3,在十位写3,结果就是37。

5、优化算法

(1)刚才同学们用口算、摆小棒、竖式计算等的方法得出了35+2的结果,在这些计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便、实用?

(2)口算、摆小棒如果数字变大,还简便吗?竖式能方便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6、练一练

(二)探究例2

6、解决问题

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你还能继续用竖式计算解决其它问题吗?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37(人) 35+32=67(人)

十 个 十 个

3 5 3 5

+ 2 + 3 2

3 7 6 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