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统考复习提纲

本文由用户“lihaizheng1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4-12 14:41:1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育学》统考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育学统考复习提纲

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和 学校教育 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 《爱弥尔》 。

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洛克 。

5、影响人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 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

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____建设者和接班人_____。

7、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____________条件性、本体性和实践性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备课_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9、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和 社会教育 。

1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大教学论》 。

11、______班级____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2、______遗传素质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3、教学是由_教师_和__学生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4、_贝尔-兰卡斯特制_也称导生制,出现18世纪末的英国。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 普通教育学 》一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6、提出“儿童中心论”的教育家是 杜威 。

17-“终身教育”、“学习社会”是1970年保罗·郎某某在《 终身教育引论 》提出的。

1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班级授课制_______。

19、_______上课___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

20、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赫尔巴特 ,

21、“教育学之父”是 夸美纽斯, ,其在1657年发表出版 《大教学论》 。

22、德国教育家 赫尔巴特 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的。

23、世界上典型的学制类型可分为单轨学制、 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24、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本体性和实践性知识

25、__________上课____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

26、“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布鲁纳_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布鲁姆_____。

27、__________贝尔-兰卡斯特制____也称导生制,出现18世纪末的英国。

28、________备课__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单项选择题

1.教育问题是( )

A. 引人注目的教育现象

B.引人困惑的教育现象

C.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D.引人困惑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2. 影响教育理论研究深度的是( )

A.实践因素 B.文化因素 C.科学因素D.社会因素

3、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离不开( )

A.运动 B.冲动 C.活动 D.行动

5、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 )

A.辅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6、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7、同是15岁的少年在相同环境与教育条件下各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说明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以作业室代替传统教室,师生订立“学习公约”的形式叫( )

A.班级上课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10、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叫( )

A.教学组织形式 B.班级上课制

C.教学环节 D.课的结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C

D

C

 D

B

A





1、对教育学关注的教育问题是( )

A. 引人注目的教育现象

B.引人困惑的教育现象

C.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D.引人困惑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2. 影响教育理论研究深度的是( )

A.实践因素 B.文化因素 C.科学因素D.社会因素

3.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理想国》

C.《学记》 D.《演说术原理》

4. 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是( )

A.生物起源论B. 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生产生活需要起源论

5、中小学教学中的“双基”是指( )

A.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C.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D.基础知识基本素质

6、主张教育目的就根据人的个体需要来确定的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辩证统一论

7、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历史性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以作业室代替传统教室,师生订立“学习公约”的形式叫( )

A.班级上课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10、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叫( )

A.教学组织形式 B.班级上课制

C.教学环节 D.课的结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B

B

A

 D

B

A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名话密切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

A. 实际锻炼B.陶冶教育

C.榜样示范D.品德评价

2、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等影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某某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3、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教育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离不开( )

A.运动 B.冲动 C.活动 D.行动

5、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 )

A.辅导作用 B.主导作用

C.决定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6、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物质基础作用

7、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是( )原则内涵。

A.从实际出发B.整体性

C.正面教育 D.主体自觉性

8、“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德育中( )方法

A.指导自我修养 B.陶冶

C.榜样示范 D.说服教育

9、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 )

A.直线上升 B.渐进

C.螺旋式前进 D.倒退

10、 教师对待同事的道德是( )

A.献身教育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D.严于律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D

D

A

C

C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名话密切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

A. 实际锻炼B.陶冶教育

C.榜样示范D.品德评价

2、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等影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某某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3、近代史上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是( )

A《王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戊学制》 D《壬子癸卯学制》

4、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要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教科书 D、教育制度

6、国家对学校各个时期的教学周某某,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的节日规定体现在( )中。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课程表 D、教科书

7、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独立作业的方法叫( )

A、演示法 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

8、“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德育中( )方法

A.指导自我修养 B.陶冶

C.榜样示范 D.说服教育

9、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 )

A.直线上升 B.渐进

C.螺旋式前进 D.倒退

10、 教师对待同事的道德是( )

A.献身教育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D.严于律己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B

A

B

A

C

C





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A.社会实践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D.课外活动

2、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4、“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癸卯学制”主要是模仿哪个国家学制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是 。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社会

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制度  D. 文化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0、“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

A、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书本知识 B、传授给学生直接经验

C、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D、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D

B

C

 D

A

 C





1、 成为西方教育史上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渊源。

A、教育思想 B、问答法 C、哲学方法 D、育人方法

2、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和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礼记(学记》

3、一个新任教师一般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

A、“虚拟关注”阶段 B、“任务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4、经验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保罗·郎某某

5、“癸卯学制”主要是模仿哪个国家学制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是 。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社会

7、终身教育在教育目的维度上追求的是:( )

A、个体发展 B.、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C、社会发展 D、社会适应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 )课程管理。

A、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国家本位的课程管理 ?

C、地方本位的课程管理? ???? D、学校本位的课程管理

10、“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

A、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书本知识 B、传授给学生直接经验

C、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D、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D

B

B

 D

A

 C



1、循序渐进是人的身心发展(A)规律所制约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发展速度不平衡性

2、.社会生产力根本上(A )

A.影响教育规模和速度 B.影响教育规格和结构

C决定和推动教育发展 D.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

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

  A. 身和心的发展  B. 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 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 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一个新任教师一般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

A、“虚拟关注”阶段 B、“任务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4、“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癸卯学制”主要是模仿哪个国家学制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是 。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社会

7、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制度  D. 文化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

A、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书本知识 B、传授给学生直接经验

C、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D、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C

D

B

C

 D

C

 C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制属于(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2、已经出现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的是(  )

  A. 商代  B. 夏某某  C. 西周  D. 东汉

3、一个新任教师一般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 )

A、“虚拟关注”阶段 B、“任务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4、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说明了教育的( )

  A. 生产性 B. 阶级性  C. 民族性  D. 历史继承性

5、“癸卯学制”主要是模仿哪个国家学制制定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6、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是 。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社会

7、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历史性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 个别差异性

9、从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 )课程管理。

A、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国家本位的课程管理 ?

C、地方本位的课程管理? ???? D、学校本位的课程管理

10、“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

A、传授给学生系统的书本知识 B、传授给学生直接经验

C、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 D、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D

B

A

 D

A

 C





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11、某生作文常不及格,一次一篇不到500字的作文有几个稍微用得象样的词语,老师在全班加以表扬,并打70分,该生对俄文有了热情。于是老师的表扬词语开始,进而表扬该生的作文句子、段落直至肯定整篇作文,并将其成功的作文贴在班上,让同学评论,使该生感到自己的进步,更加努力。后来该生分别在校、区、市作文竞赛中得奖,他以作文进步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带动了全班同学。请分析这位老师教学成功的原因。

这位老师贯彻了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3分)启发引导使学生建立自信;循序渐进使学生努力方向明确;因材施材使学生进一步发展(2分)

2.这位老师贯彻了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3分)启发引导使学生建立自信;循序渐进使学生努力方向明确;因材施材使学生进一步发展(2分)魏老师对班内犯错误的学生处理是: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支歌,表示歉意;犯了大一点的错误就去做一件好事,表示弥补;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就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一下当时的心理活动。请分析魏老师这样“惩罚”学生的德育原理。

【答案】遵循了尊重学生(2分);调动学生主体自觉性(1分);正面教育(2分);从学生实际出发(2分)。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育学》统考复习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