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屋》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gam111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13 07:50:01 举报文档

以下为《《音乐小屋》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音乐小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三级子课题《优化艺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探索与研究》下的一篇教学案例,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中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儿童演唱和表演,歌曲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有音乐存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表现领域)

二: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由创编律动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二拍子的特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领域)

三:乐于与他人合作,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参与为歌曲伴奏活动,能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感受与鉴赏领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为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了弥漫音乐教学法、视觉体验法、感知模仿法、赏析联想法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目标。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于形象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拓展的环节我让学生使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实践能力。也正如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教学重点、难点

一、符点的认识和运用。

二、用不同的形式对歌曲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自制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铺垫,激发兴趣

(一)小音乐家们入场

音乐教室里,多媒体播放着《音乐小屋》的范唱,在轻快活泼的歌曲声中,孩子们做着律动快乐地走进教室。

(二)小音乐家练习曲

1 2 3 4 | 5 — |5 5 5 |5 5 5 | 5 4 3 2 | 1 — | 2 2 3 |1 — ||

小 花 猫 在 唱, 喵 喵 喵 喵 喵 喵。小 花 狗 在 唱, 汪 汪 汪 汪。

(三)欢迎小音乐家们

师:“同学们刚刚进教室的样子可真神气,个个都像一个小小音乐家,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可爱的音乐小屋。”

【阶段目标:优化艺术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此环节运用创新的发声练习曲来激发学生对于练声这一短小而原本枯燥的环节的兴趣。】

二、感受了解,学习歌曲

(一)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歌曲范唱,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小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大屏幕上出现图片及歌曲《音乐小屋》范唱)

2、复听歌曲,提出问题

师:“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一首好听的歌曲,那么这首歌曲带小朋友们去了一个什么地方?那里都有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欣赏。(再次播放歌曲范唱。)谁能说一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生1:去了音乐小屋。

生2:那里有门,有窗。

生3:还有快乐。

师:“这几位同学听得多认真呀!”

师:“我们有音乐小屋,其他小朋友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小屋,他们在那里舞蹈、歌唱,那么他们的心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三)分配表演,进行评价

孩子们边演唱歌曲边用自己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阶段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以音乐会的形式,将歌曲的演唱和学生的表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打击乐器,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实践能力,使课堂气氛不断得到升华,充分达到了优化艺术课堂教学的目的。】

七、课堂小结

我们在音乐小屋里度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我们在音乐小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就在这个音乐party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踏着歌声走出音乐教室回忆音乐小屋带给我们的收获与快乐吧!”(生做律动,快乐地走出音乐教室。)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音乐小屋》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