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物理试卷(寒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不可以记录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 D.声音在真空中每秒传播340米2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双目根本就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技巧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应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 B.利用超声波给孕妇作常规检查C.利用超声波给患者诊病 D.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湛江海湾大桥桥墩是否有气泡和裂痕5.黑色表面的物体向外辐射热和吸收热的本领比白色表面的物体强,那么,炎热的夏天在太阳下和屋子里,应该 ( )A.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 B.穿白色衣服比较凉快C.在太阳下穿白色衣服,在屋子里穿深色衣服比较凉快 D.穿任何颜色衣服都一样凉快1.下6.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在镜子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B.人站在阳光下形成的阴影C.平静水面中岸上物体的倒影D.通过凸透镜看到物体放大的像
7.下列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清澈的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插在装有水的杯子中的筷子看起来往上折,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月食和日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8.小纸片会在播音中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会激起水花,发出鸣叫声的蟋蟀翅膀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清,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清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美化厦门交通环境D.防止车辆尾气扩散
二、填空题
10.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已经开工,隧道全长8695m。其中,跨海隧道部分长4300m。若竣工后,一辆小轿车以12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则需要________s。小轿车的正前方有一辆吉普车与它始终保持距离不变,以那辆吉普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11.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___镜来矫正。12.张宇同学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如果他向平面镜靠近0.5m,他在镜中的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________m。
13.牛的“哞哞”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叫声比较, ________叫的声音响度大, _________叫的声音音调高。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不同同学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_ 不同。 14.奥运会上,参加射击比赛的运动员都戴上特制的耳塞是为了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来保护耳朵;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的湛江市,在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15.上物理课时,老师拿着镜子距离前排同学亮亮1.5m,距离后排同学小华8m的讲台上,则亮亮距镜中他的像是_____________m,当老师从讲台上下来向教室后面走了5m,此时小华距镜中他的像是 m,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基础题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与它的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大小___关(填“有”或“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为定值。密度跟温度和物质的状态___关(填“有”或“无”)。2.密度大小等于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______。密度的单位:kg/m3、g/cm3。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 g/cm3=______kg/m3。3.测固体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4)得出固体的密度为 ________。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物理试卷(寒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