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练习题
(2021年11月修订)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尽快化解思乡情结 B.尽快结识新同学
C.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D.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 )。
A.专业性 B.创造性
C.适应性 D.广泛性
3、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 )形成的关键时期。
A.道德观 B.幸福观 C.成某某 D.价值观
4、“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 )。
A.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B.趁年轻享受生活
C.只需要向社会学习,不需要学习书本理论
D.生活老师比理论老师好
5、(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法律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7、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 )。
A.举什么旗的问题 B.走什么路的问题
C.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D.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
8、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 )、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
A.法律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
C.文化素质 D.专业素质
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是指要树立( )的理念。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
C.创新学习? ? D.终身学习
10、学风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 )和作风。
A.学习方式 B.行为方式
C.思维方式 D.生活方式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12、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 )。
A.文化传统 B.经济基础
C.人民群众 D.政治制度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指学习不能贪图虚名,必须要有( )的态度。
A.求实 B.求解
C.求知 D.求得
14、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 )和道义基础。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价值准则 D.制度保障
16、( )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
C.创新学习? ? D.终身学习
17、( )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
C.创新学习? ? D.终身学习
18、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智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19、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体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20、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美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2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 )。
A.道义基础 B.政治基础
C.物质基础 D.制度保障
2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 )。
A.价值准则 B.政治基础
C.物质基础 D.制度保障
23、( )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A.法律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
C.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24、在人的各种素质中,( )是最重要的素质。
A.文化素质 B.道德素质 ?
C.思想政治素质 D.法律素质
25、关于“中国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B.“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C.“中国梦”是中国的,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关系
D.“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奋斗目标与个人梦想的高度统一
26、青年是国家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培养( ),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A.经济型人才 B.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C.创新型人才 D.担当对外开放重任的时代新人
2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的历史时期 B.新的发展时期 C.新阶段 D.新时代
28、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人生勇气、意志与毅力都会出现严重问题。
A.理想信念 B.青春梦想 C.远见卓识 D.担当精神
29、( )可以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 ,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A.思想道德 B.传统文化 C.方针政策 D.党的纲领
30、大学生应把( )作为首要任务,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A.娱乐 B.学习 C.实践 D.交友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在哪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
A.社会活动的变化 B.学习要求的变化
C.同学关系的变化 D.生活环境的变化
2、进入大学,应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下列属于新的学习理念的有( )。
A.自主学习理念 B.终身学习理念
C.全面学习理念 D.创新学习理念
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包括( )。
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C.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D.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在大学学习阶段,优良的学风包括(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 )于一体的课程。
A.思想性 B.政治性
C.知识性 D.综合性和实践性
6、引导大学生(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A.提高道德素质 B.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司某某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 )。
A.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
B.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C.有“才”的人就有“德”
D.只要有“德”就可以了
8、思想道德与法律是( )的重要手段。
A.调节人们思想行为 B.协调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解决生活问题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 )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A.文化修养 B.政治素养
C.道德品格 D.法律意识
1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是( )。
A.注重联系实际
B.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
C.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D.注重学以致用
12、创新学习力求( )。
A.有所发现 B.有所发明
C.有所作为 D.有所创造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 )的问题。
A.走什么道路 B.举什么旗
C.实现什么样目标 D.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4、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 )。
A.是非善恶判断能力 B.文化修养能力
C.意志控制能力 D.行为选择能力
15、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下列对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C.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人的生活实践对于自身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称为(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实践
2、人生价值回答的是( )。
A.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B.人应当怎样面对生活的问题。
C.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问题 D.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能够实现( )。
A.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B.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C.个人与家庭的有机统一 D.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B.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5、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B.人对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利用和把握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6、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B.人生的自我价值
C.社会和他人的服务 D.个人的劳动和创造
7、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8、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实现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 D.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9、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这是由( )。
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决定的 B.人的社会性决定的
C.人的崇高理想决定的 D.人生价值观决定的
10、“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1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
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B.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C.提高自身的能力 D.社会实践
12、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 )。
A.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B.人的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C.人的能力和才华的水平
D.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13、江泽民同志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这句话是告诉人们( )。
A.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要珍惜青春
B.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C.与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就能永葆青春
D.人在年轻时要同人民群众在一起
14、在哲学上,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 )。
A.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 B.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C.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D.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
15、关于人生价值的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
A.能力大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B.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
C.只需看一个人对社会所的贡献
D.只看一个人行为的后果,不需要考虑动机
16、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C.外祖父母 D.侄子侄女
11、法律禁止并处罚以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
A.干涉、监视他人的私人生活,破坏他人生活安宁
B.非法调查、窃取个人信息
C.擅自公布他人隐私
D.非法利用他人隐私
12、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 )。
A.口头方式 B.书面方式 C.推理方式 D.行为方式
13、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14、关于尊重他人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
B.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C.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D.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15、公民 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应当遵守以下义务( )。
A.必须事先经过公安机关许可
B.公民在可以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或示威
C.不得危害国家主权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D.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练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