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

本文由用户“Star59519877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05 12:55:33 举报文档

以下为《《背影》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背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掌握生字词:卸、丧、藉、簌等。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领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3.研读课文,学习本文精巧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融入朴实语言之中的真挚深层的父子之情。

难点: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父亲》,播放之后提问:你们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学生们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朱自清的父亲,看看他在儿子眼中的形象。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荷塘月色》等。

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子的背影?

离别的背影 思念的背影

2.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1)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2)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3.阅读父亲买橘一节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看看哪些语言最具有表现力。

(学生讨论,交流) 动作:走、探、穿、爬、攀、缩。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4. 为什么要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父亲最费劲,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给人的印象最深刻。

5.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蕴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些话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

6.交流探讨 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你认为那分别是怎样的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悲哀之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 感动之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感伤之泪?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辛酸之泪

(四)布置作业

学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想到了一些与父亲之间的难忘的事,请写一封给父亲的信,来表达你对他的爱。

六、板书设计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背影》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