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诗词大会冬至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诗词大会五年(2)班编者:宋某某
何某某
信息提供:魏某某
主讲:陈某某1冬至的由来2冬至的诗词3同学对抗一、冬至的由来冬至的由来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 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冬至的由来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二、冬至的诗词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某某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某某,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赏析
民间将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阳某某春又来”用的是“冬至一阳某某”的典故,六阴剥尽,一阳某某,等待春天的到来。“吹葭六管动飞灰”用的是“葭灰占律”典故。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赏析
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举行“贺某某”仪式祝贺,并且形成例行假期。“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是故官府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唐宋时,冬至是祭祀天、祖先的日子,皇帝要率领大臣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普通庶民百姓则要祭拜逝去的祖先,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回家过冬至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无故不回家过冬至的人,会被视为不认祖宗的人,所以冬至也就成了合家团聚的日子。
在应该团聚的节日,却长时间作为异地客旅,这首诗表达了因此无奈、哀伤的情感。冬至夜作
唐·韩某某
中宵忽见动葭灰, 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赏析
葭jiXXXXX,指初生的芦苇。古人在冬至之日还常用葭莩(芦苇里的白色薄膜)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学们还知不知道其他关于冬至的诗词呢?来一场飞花令吧。01.《邯郸冬至夜思家》
02.《至后》
03.《减字木兰花·冬至》
04.《至节即事》
05.《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06.《冬至》
07.《冬至夜有感值初雪》
08.《冬至日》
09.《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10.《冬至日镇江道》此外,关于冬至的诗词还有很多。右面展示了十首关于冬至的诗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下。*5.冬至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
A战国 B.春秋
c.东汉 D.西周谢谢观看感谢所有参加制作的人。[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诗词大会冬至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