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岩土工程某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XX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SK1423
报告编号: MY(详勘)***
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
2017年6月26日
XXXX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审 定:
审 核:
室 主 任:
检 查 人:
工 程 负 责 人:
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
2017年6月26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三.工程地质评价
四.结论及建议
附件: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1 张
勘探点一览表 3 张
工程地质剖面图 21 张
土工试验成果表 2 张
水样检测报告 1 张
第一章 概况
1、工程概况
1.1 任务来源
受煤炭工业*_**托,煤炭工业*_**承接了XXXX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某某详细勘察阶段的工作。拟建工程位于XX县楚店镇王桥村东北部,S202省道东侧。随同勘察委托单附有其总体规划平面位置图(1:1000)一张。
1.2 拟建工程概况
根据委托资料,本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污水量为2万立方米/日(远期设计处理污水量为4万立方米/日)。拟建建筑物主要有办公用房、接触消毒池、活性砂滤池、加药间、消毒间、污泥脱水机房、二沉池、水解酸化池、提升泵房、沉砂池、调剂池等。拟建建筑物特征见表1-1。依据《市政工程某某规范》(CJJ56-2012),工程重要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三级和岩土条件复杂程度为二级,该工程岩土工程某某等级乙级。
表1-1 拟建建筑物特征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尺寸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粗格栅及提升泵房
L×B×H=10.3×6.2×8.6m(粗格栅渠)
座
1
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L×B×H=10.3×10.4×14. 2m
(提升泵房)
座
1
地上框架结构,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4.8m,地下9.4m。
2
调节池
L×B×H=30×28.5×6.5m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5m,地下1.5m。
3
细格栅及沉砂池
L×B×H=21.25×3.6×2.0m(细格栅渠)
座
1
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
φ× H=3.2×4.0 m(沉砂池)
座
2
地上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4
水解酸化池
L×B×H=40.8×36.8×7.6m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3.7m,地下3.9m。
5
A2O池
L×B×H=57×36.4×6.2m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2.65m,地下3.55m。
6
二沉池
φc×H=28×5.0 m
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2.050m,地下2.950m。
7
混合反应池及提升泵房
L×B×H=8.4×8.5×4.5 m
(集水池及提升泵房)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1.7m,地下2.8m。
L×B×H=14.4×8.5×5 m
(混合反应池)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3.5m,地下1.5m。
8
活性砂滤池
L×B×H =13.04×10.6×6.06m
座
1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地上2.06m,地下4m。
9
加药间
L×B×H =18 m×10 m×4.2m
座
1
框架结构
10
消毒间
L×B×H =18 m×5 m×4.2m
座
1
框架结构
11
污泥脱水车间
脱水车间L×B×H =50×10×6m
座
1
地上式框架结构
污泥堆棚10×5×6m
座
1
钢结构,顶棚采用复合材料
12
消毒池
L×B×H=26×15×3.3m
座
1
半地下钢砼结构
地上1.45m,地下1.85m
13
办公楼
30m×15 m
栋
1
框架结构,2层,层高3.6m
14
宿舍
21m×7.5 m
栋
1
框架结构,2层,层高3.3m
15
空压机房
25m×7m
栋
1
框架结构,1层,层高4.5m
2、勘察手段、工作量布置及工作方法
2.1 勘察手段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本次勘察主要采取钻探以及原位测试综合勘察手段。
2.2 工作布置
依据《岩土工程某某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和设计委托要求,本次勘察各个勘探点布设在拟建构筑物的角点及边线上,两勘探点间距不大于30米。受场地限制,勘探孔有小范围移孔。
2.3 工作方法
(1)钻探: DPP-100型工程钻机,采取套管、泥浆护壁措施,旋转钻进等工艺;
(2)采取土样:采用静压法及锤击法取土;
(3)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准静力将一个内部装有传感器的触探头以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地层中各种土的软硬不同,探头所受的阻力自然也不一样,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通过电信号输入到记录仪表中记录下来,再通过贯入阻力与土的工程地质特征之间的定性关系和统计相关关系,来实现取得土层剖面、提供浅基承载力、选择桩端持力层和预估单桩承载力等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4)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锤重63.5kg,落距76cm,清孔毕将贯入器放至预定深度后,先预打15cm,再记录打入30cm中每10cm的锤击数和30cm的总锤击数;
(5)坐标系的选取及定位测量:本次勘察采用1954年XX坐标系,标高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拟建建筑物定位及勘探点位置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及指定点用GPS进行测放,并由煤炭工业*_**测量组提供;
(6)室内试验:由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土工试验室采用TSW-2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完成。室内土工试验目的主要用于土层定名、土层划分、力学性质评价,为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等提供必要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7)岩土工程某某报告的编制:采用HNCADXXXX岩土工程某某软件包整理,严格按国家(行业)现行的规范、规程进行编写。
2.4 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外业于2017年6月13日~2017年6月15日完成,内业于2017年6月16日~2017年6月25日由陶某某整理完成,并于2017年6月25日提交岩土工程某某报告。本次勘察作业共布置各类勘探孔70个,总进尺1304.80米,主要完成工作量如表1-2所示:
表1-2 主要完成工作量统计表
取土孔
标贯孔
钻探孔
静探孔
取原
状样
(件)
标贯试验
(次)
土工试验
孔数
(个)
进尺
(米)
孔数
(个)
进尺
(米)
孔数
(个)
进尺
(米)
孔数
(个)
进尺
(米)
常规
(组)
岩石
(组)
25
485.00
5
115.00
33
630.00
7
74.80
36
18
36
\
3、本次勘察目的、依据及主要参加人员
3.1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
⑴、详细查明场地岩(土)层分布规律,提供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⑵、对该场地地质条件作出分析和评价,并结合建筑物和各岩(土)层的特征,建议适合的基础方案和基础持力层。
⑶、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并分析其对各种类型混凝土的腐蚀性。
⑷、详细查明场地有无软弱层,如有软弱层,须对软弱层作出评价。
⑸、提供设计人员所需的基础设计和变形计算等设计参数。
⑹、提供设计人员所需的抗震设计参数。
3.2 本次勘察依据的主要规范及参考资料:
《市政工程某某规范》 (CJJ56-2012)
《岩土工程某某规范》(2009年版) (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0011-2010)
《岩土工程某某安全规范》 (GB50585-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 (JGJ/T87-2012)
《岩土工程某某安全规范》 (GB50585-2010)
《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379-2006)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某某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XXXX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某某任务书
3.3 主要参加人员:
项目负责:陶某某、曹某某
野外记录:陶某某
测量人员:倪劲松、黄某某
钻探人员:章某某、鲁某某
试验人员:陈某某、胡某某、姚某某
第二章 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概况
该场地位于XX县楚店镇王桥村东北部,S202省道东侧。该场地为农田,场地内地面平整。场地属于冲积平原地貌,第四系土层覆盖厚度大。
2、地基土的构成和特征
本次勘察资料表明,场地内地基土以粘性土、粉土、砂土为主,根据钻探资料,按自上而下的地层顺序,各土层特征详细描述如下:
①层耕填土(Q4ml):灰色~灰黑色,松软,含有植物根、碎石、生活垃圾等。厚度:0.70~2.50m,层底标高:28.27~30.26m,层底埋深:0.70~2.50m。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褐黄色,软塑~可塑,含有黑色铁锰氧化物颗粒,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1.10~2.00m,层底标高:27.98~28.91m,层底埋深:2.00~3.10m。
③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有黑色铁锰氧化物,夹有大量砂姜,局部夹薄层粉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6.20~7.50m,层底标高:20.86~22.36m,层底埋深:8.50~10.00m。
④层粉土(Q4al+pl):灰黄色~灰褐色,稍密~中密,饱和,夹有薄层可塑状粉质黏土、粉砂,摇震反应迅速,有水析现象。厚度:0.30~5.00m,层底标高:17.10~21.16m,层底埋深:9.70~14.00m。
⑤层粉砂(Q4al+pl):灰黄色~灰褐色,中密,饱和,质纯,摇震反应迅速,有水析现象。厚度:1.30~7.00m,层底标高:10.77~15.87m,层底埋深:15.00~20.00m。
⑥层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有黑色铁锰氧化物,局部夹薄层粉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未完全揭穿,最大揭露深度5.90m。
场地内各个地层厚度统计见表1。
表1 地层厚度统计表
层号
厚度(m)
层底标高(m)
层底埋深(m)
数据个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1
0.70
2.50
1.02
28.27
30.26
29.83
0.70
2.50
1.02
70
2
1.10
2.00
1.34
27.98
28.91
28.55
2.00
3.10
2.30
67
3
6.20
7.50
6.84
20.86
22.36
21.70
8.50
10.00
9.15
70
4
0.30
5.00
3.21
17.10
21.16
18.49
9.70
14.00
12.35
70
5
1.30
7.00
5.91
10.77
15.87
11.62
15.00
20.00
19.24
48
6
该层未完全揭穿,最大揭露厚度5.90m
35
3、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场地内各层土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见表2)。
表2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层号
土层名称
实测
最小值
实测
最大值
实测
平均值
数据
个数
④
粉土
13
17
15.2
9
⑤
粉砂
18
25
21.2
9
2)、静力触探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静力触探分层统计表
层号
岩土名称
Ps平均值
(MPa)
Ps平均值乘统计
修正系数(MPa)
标准差
(MPa)
变异系数
数 据
个 数(n)
②
粉质粘土
2.017
1.797
0.298
0.15
7
③
粉质粘土
3.490
3.068
0.571
0.16
7
④
粉土
6.703
4.841
2.517
0.38
7
3)、场地内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分层统计见表4。
表4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层
号
岩
土
名
称
统
计
项
含
水
量
ω
%
比
重
Gs
重
度
γ
干
重
度
γd
孔
隙
比
e0
液
限
WL
塑
限
WP
塑
性
指
数
IP
液
性
指
数
IL
剪 切
试 验
(快剪q)
压 缩
试 验
kN/m3
--
%
%
c
kPa
φ
(0)
α1-2
MPa-1
Es
MPa
②
粉质粘
土
最小值
~
最大值
20.5
~
25.1
2.72
~
2.73
18.6
~
19.4
15.0
~
15.7
0.694
~
0.782
32.7
~
37.6
19.1
~
21.1
13.6
~
16.5
-0.04
~
0.31
38
~
83
11.0
~
20.4
0.26
~
0.52
3.43
~
6.66
数据个数
9
9
9
9
9
9
9
9
9
8
8
9
9
平均值
22.8
2.73
19.0
15.5
0.726
35.9
20.4
15.5
0.16
53
15.5
0.37
4.90
变异系数
0.06
0.00
0.01
0.02
0.04
0.05
0.03
0.06
0.73
0.27
0.24
0.24
0.22
标准值
23.7
18.9
15.3
0.744
0.24
43.0
13.0
0.42
4.2
③
粉质粘
土
最小值
~
最大值
19.9
~
28.1
2.72
~
2.73
18.2
~
20.4
14.7
~
16.6
0.610
~
0.821
29.9
~
37.9
18.2
~
21.2
11.1
~
16.7
0.09
~
0.62
29
~
66
8.1
~
19.3
0.15
~
0.35
5.11
~
11.32
数据个数
20
20
16
16
16
20
20
20
20
12
12
16
16
平均值
23.8
2.73
19.4
15.6
0.716
34.1
19.7
14.4
0.29
48
14.5
0.24
7.40
变异系数
0.09
0.00
0.03
0.04
0.09
0.08
0.05
0.11
0.51
0.22
0.21
0.24
0.24
标准值
24.6
19.1
15.3
0.744
0.34
42.5
12.9
0.27
6.6
⑥
粉质粘
土
最小值
~
最大值
22.8
~
24.6
2.72
~
2.73
19.3
~
19.8
15.7
~
16.1
0.659
~
0.708
28.5
~
36.6
16.7
~
20.7
11.8
~
15.9
0.20
~
0.38
29
~
65
9.7
~
15.4
0.20
~
0.32
5.17
~
8.56
数据个数
6
7
6
6
6
7
7
7
6
6
6
6
6
平均值
23.9
2.73
19.6
15.8
0.688
33.8
19.5
14.3
0.27
45
13.2
0.27
6.53
变异系数
0.03
0.00
0.01
0.01
0.03
0.08
0.07
0.10
0.24
0.35
0.18
0.20
0.21
标准值
24.5
19.5
15.7
0.702
0.33
31.8
11.1
0.31
5.4
4、地下水
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和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本次勘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70~3.20m,标高:27.90~28.10m。
依据《岩土工程某某规范》(GB50021-2001)附录G,本工程场地环境类型属Ⅱ类环境。根据调查场地附近1km处有垃圾填埋场,根据《岩土工程某某规范》(GB50021-2001)第12.2节及XXXX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取水样做水质简分析试验结果,评价工程场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结果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抗浮水位为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以下1.00m。
第三章 工程地质评价
1、地基土评价
(1)该场地①层耕填土,土质不均匀,工程性质差,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建议开挖清除。
(2)②层粉质粘土,α1-2=0.37MPa-1,承载力一般。
(3)③层粉质粘土,α1-2=0.24MPa-1,压缩性中等,承载力高,场地普遍分布,地层稳定,工程性质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2、场地内各层土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见表5。
表5 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
层号
岩土名称
建议承载力
特征值fak(kPa)
建议压缩模量
Es(MPa)
②
粉质粘土
140
4.50
③
粉质粘土
180
7.00
④
粉土
160
10.00
⑤
粉砂
200
14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0.55s,属抗震一般地段。对场地20米以上的饱和粉(砂)土进行判别,结果为不液化。
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有关规定,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4. 该场地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见表5。
5. 当基坑开挖深度在5m内时可直接开挖,开挖时①层耕填土应清除,开挖坡率应为1: 1.5~1: 2.0;②层粉质粘土开挖坡率应为1: 1~1: 1.5;③层粉质粘土开挖坡率应为1: 1.5,基坑底部沿边坡设置排水沟,开挖时弃土不得堆置在基坑四周。当基坑施工周期长、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或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时,须进行专项勘察、专项设计。5m以内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见表6。
6. 拟建的接触消毒池、活性砂滤池、二沉池、水解酸化池、沉砂池、调剂池建议考虑抗浮问题。
场地内拟建构筑物如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时,建议打抗浮桩或抗浮锚杆。如采用抗浮桩,建议使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抗浮桩,抗浮桩设计参数见表7。
7. 施工中如遇到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不符的情况,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协助解决。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岩土工程某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