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的标本制作

本文由用户“hello520131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9-17 16:37:15 举报文档

以下为《蚧壳虫的标本制作》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工具与材料: o解剖针(端尖;端弯;端环) o凹面皿或比色皿 o解剖镜 o台灯(100W功率最好,若没有40W也行) o梯度酒精(30%、50%、70%、95%、100%) o10%NaOH, 或8%~10%KOH o染色剂:品红、亮绿等 o二甲苯 o树脂(常用有加拿大胶或阿拉伯胶) o载玻片+盖某某 流程: 固定—>软化—>清洗—>脱水—>染色—>脱色—>透明—>制片—>贴标签—>干燥 详细步骤: *固定:新鲜标本置于75%酒精不低于2小时,干燥标本无需此步 *软化:10%NaOH。 ①本身具有腐蚀性,可溶解肌肉、脂肪体等物质,留下蚧虫几丁化的骨骼,这恰是所需的; ②配合解剖环和弯头解剖针轻压虫体,清洗内容物; ③个体大的标本可用细昆虫针针(1号或2号针)在身上刺一些小孔,保证碱液进入虫体; ④加热能加速这个过程。本人采用100W热光源灯泡(俗称‘大炮’)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石某某二甲苯混合液(石某某:二甲苯=1:3)退色,二甲苯终止退色 *透明 酸性品红用石某某二甲苯透明; 碱性品红用二甲苯透明 *制片:加拿大树胶 在盖某某上滴1-3滴(根据虫体大小和标本数量定)介质(即二甲苯),将标本置于介质中,镊子夹住盖某某,使其一边先接触到介质,轻放盖某某。 树胶加定量的稀释剂能降低气泡出现的概率,二甲苯是常用稀释剂。 *贴标签 左右各一张,一为采集标签,务必于采集信息相一致,另一为鉴定标签 *干燥:自然干燥即可 经验1:软化、清洗、染色、脱色、透明都是在比色皿或凹面皿里进行的,保证足够数量的比色皿是重要前提; 经验2:新鲜标本更好清理内含物,所以采集过程中很有必要将一定数量的标本储存在75%酒精中; 经验3:用酸性品红染色可以省去脱水的步骤,且对自己伤害较小,因为二甲苯的气味对身体不好; 经验4:标本及时鉴定,不然会越积越多。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
  2. 级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报告
  3. 核酸采样点医院感染防控制度
  4. 检验科新冠检验科新冠疫情肺炎防控应急演练脚本新冠炎
  5. 发热诊室核酸采集条码操作流程
  6. 植物标本鉴定签
  7. 儿科常用考点
  8. 血标本采集错误演练
  9.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廉政承诺书
  10.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
  11. 核酸实验室流程图

以上为《蚧壳虫的标本制作》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