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数控铣工秦某某;
**_*钳工郑某某;
**_*港口内燃装卸机械司机成卫东;
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操作工母永奇;
中国航天***第六研究院*_**数控车工何某某;
中国水利水电第***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田某某(女);
国网山东省***超***电气试验工冯新岩;
中国商飞**_*飞机装配工周某某;
徐工集团*_**数控车工孟某某;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某某。
秦某某
0.01毫米较量背后是20年锻造技术的支撑
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数控铣工
从事数控加工20年间,秦某某潜心钻研,实现了镗削加工精度面粗糙度达到Ra0.13(表面粗糙度)至Ra0.18(表面粗糙度)的镜面级,誓让中国制造更具话语权。先后参与生产加工多个型号飞机零部件的科研等几百余项任务,多次参加同行业技术交流、国内外技术深造,学习推广数字化制造、3D打印技术等前沿数控加工技术,为提升企业技术进步和国家航空装备制造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郑某某
普通钳工到研发专家,伴随中国制造阔步前行
**_*钳工
从事钳工工作23年,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将手工锉削的精度控制在“航天级”的0.002毫米,还带领团队改进和研发生产设备,其中集成机器人自动焊接、液压自动整型、检测和矫正等多工艺复合型自动机器人后桥壳焊接生产线,更是填补了中国的技术空白。完成创新项目1100项,交付自动化工艺装备2190台(套),并解决多个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难题。
成卫东
给运输机器人当师父,推动打造世界级先进港口
**_*拖车队副队长
在25年的港口工作中,成卫东始终将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当成自己的使命。结合生产作业实际情况,他发明了拖车“快”“准”“稳”工作法,工作效率提高了16.7%。为了提高拖车倒车作业效率,他练就了左右脚都能熟练驾驶拖车的技术,成为天津港当之无愧的“拖车王”。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建设中,他将自己多年的操作经验数据化、标准化,当起了机器人的师傅,让人的经验技能和智慧科技深度融合,为先进的智能设备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让无人化的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持续提升。
母永奇
在幽暗的地层深处追逐光亮,寻梦而行
中国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操作工
参加工作12年来,他参与了高原铁路色季拉山隧道、深圳春风隧道、珠海隧道等大隧道掘进,驾驶着盾构机累计掘进里程达到28公里。川藏铁路雅林段开工建设,他带领团队技术攻坚,开工一年实现两台超大直径TBM运输、组装、步进,并实现月掘进613米,填补我国高原大直径TBM施工空白,为国内高原高寒地区长大隧道智能化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和经验借鉴。
何某某
把普通的事情干到极致
中国航天***第六研究院*_**数控车工
何某某从基层一线操作工干起,锚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心脏“精刻师”目标,苦干实干加巧干,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挖掘新潜能,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主要从事各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燃烧室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加工,先后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参与完成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任务。他积极改进方法,将加工效率提升4倍,使刀具损耗减少80%,为“大国重器”的研制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田某某
苦练操控技巧,解锁毫厘间的操作密码
中国水利水电第***机电安装分局桥式起重机司机
承担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术最前沿,攻克一个个难题。孟某某带领团队通过双槽刀分区控制技术、径向一体化自动装夹技术,先后攻克了单缸插销缸头、中心回转体、测长电缆卷筒等6种核心零部件难关,打破国外垄断,彻底摆脱了国外的技术掣肘。“全球第一吊”——XCA2600和XCC2600起重机的关键零部件,均是出自孟某某及其团队之手。
郭某某
掌握多门手工技艺,修复几千件文物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
手、眼、心合一,是郭某某不断追求的至高境界。从事文物修复职业38年,他始终浸润在三星堆的世界中,不仅对文物的器形、材质、功能烂熟于心,更是苦心钻研掌握了雕刻、冶炼、钣金等多门手工技艺,经郭某某手修复的文物达到六千多件。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