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选读赏析

本文由用户“zhang1li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12-23 07:26:15 举报文档

以下为《苏轼词选读赏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苏轼词选读

30

蝶恋花·春景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描述】美丽的花儿渐渐残败,小小的青杏已经悄悄地在枝上冒出头来。燕子已经飞回来了,碧绿的春水也早就潺潺地环绕着人家。柳枝上的绵絮也越吹越少了,眼看着春天就无可奈何地过去了,放眼望去,哪里没有萋萋的芳草?似乎一直伸展到天涯海角。

这是谁家的院子?墙内有高高的秋千,墙外是一条小径。行人从墙外经过,墙里的荡着秋千的佳人在不住地笑。笑声渐渐地听不到了,因笑生情的多情的行人,却因为这笑声的无情消失而心生烦恼。

【赏析】这首词名曰“春景”,写得却是春末夏初景象。虽然燕飞绿水绕,天涯多芳草都是很清丽的景致,但花褪残红柳绵日少,春天毕竟是残破了。所以上阕,是颇有些遗憾在其中的,仍然是伤春之作。“天涯何处无芳草”,在今天是开解人的句子,但在词中,却是伤感惆怅语:到处一片萋萋绿草,春天的踪迹已经无处寻觅了。

下阕一转,写了一墙之隔的“行人”与“佳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一个多情,一个“无情”(其实是“不知情”),中间隔着一道墙,  或许是年龄,或许是身份地位,或许是种种巧合意外,总之,对于“行人”来说,“佳人”是难以沟通的,徒有佳人难得的烦恼罢了。

所以,对春天渐渐逝去的伤感,与闻佳人笑声渐消的烦恼,在结构上是一致的,无论春天还是佳人,都是“美好事物”,而一切美好事物的无法挽回或无法沟通,怎能不让人心生烦恼?

苏轼写此词,是有些隐秘的情绪或者说愁肠在其中的。或许这首词写于被贬之后,这“佳人”,其实无非是皇帝的象征,不能理解苏轼的“多情”;或许他只是被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子的青春不小心“撞了一下腰”,但因缘不合,只能暗自烦恼;谁知道才子的心事呢?

这首词中藏着的,似乎是另一个隐秘的苏轼,如云雾缭绕而看不分明。而读者的心,却被苏轼用文字砌成的墙挠得痒痒的,只看见高高的秋千,听到自在的笑声,却无法与“佳人”彼此心意相通,也便禁不住“多情却被无情恼”了。

蝶恋花·春景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1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⑽,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江城·?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某某,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⑽,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苏轼词选读赏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