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阳光 学 〔〕 17号 ***“阳光之星”评选表彰办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阳 光 学 院 文 件
阳光 学 〔2020〕 17号
***“阳光之星”评选表彰办法
各二级院系、机关部处,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营造我校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激励广大在校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立志成才,让德有所养、学有所得、技有所长的同学脱颖而出,发挥优秀大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类别及奖励
(一)“阳光之星”:大四上学期评比,评选比例不超过全校毕业生数的10%。获评“阳光之星”排名前30%的个人,毕业时可直接参评“***优秀毕业生”,由***董事长特别推荐就业;其余获评个人毕业时可直接参评“***优等生”,由***校长特别推荐就业。
(二)学习之星、运动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奋斗之星的五星评选:大一至大三每个学期每个年级评选表彰200人,其中学习之星评选80人,运动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奋斗之星各评选30人。获评五星的同学给予荣誉证书,报名“阳光直通车专班”可优先录取。
二、评选条件及办法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的要求实施评选,学校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评选工作。
(一)“阳光之星”评选条件
1.大一至大三所获荣誉积分总分排名专业前30%(专升本学生大一所获荣誉积分排名专业前30%)。
2.在校期间曾获评学习之星、运动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奋斗之星三次(含三次)以上(专升本学生获评至少一次)。
3.没有未通过科目,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排名在专业前50%。在校期间曾获得校级(含)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阳光学子,榜样力量”、“感动同窗”等其中两项以上(含两项)荣誉。
4.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5.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国学教育与学习活动,已修满第二课堂国学学分。
6.经校院系推荐参评“阳光之星”的个人,统一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的面试。“阳光之星”最终评选结果经学校综合学生日常表现和面试情况后公布。
7.评选时设立一票晋级通道,在大学期间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代表学校参加某项赛事取得历史性突破的;A类学科竞赛取得省级一等奖(含)以上或国家级奖励;在校级团委、学生会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工作表现突出,经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之后,也可推荐参评“阳光之星”。
(二)学习之星、运动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奋斗之星评选条件
1.评比所在学期,学生所获荣誉积分排名专业前40%。
2.学习之星:学习态度端正,能带动所在班级或专业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积极推动学风建设,并在参评学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学习成绩在专业前10%;②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级竞赛取得前六或省级比赛取得三等奖及以上名次;③学习成绩排名较上个学期进步30以上%;④在学校大学生学习发展中心进行不少于2次的学习经验分享;⑤在参评学期的“阳光晨读”活动中累积打卡天数排名全校前5%。
3.运动之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在校级(含)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奖或在参评学期的“阳光悦跑”活动中累积跑步里程排名全校前5%。
4.创新之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创业实践,已***注册;代表学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为优秀。
5.文艺之星:在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朗诵、摄影等方面有特长,参加校级文化艺术活动获得两次以上(含两次)奖励;在市级(含)以上各类文化艺术比赛中获奖。
6.奋斗之星:具有较强的自立自强精神、感恩奉献精神,对待生活、学习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有突出的见义勇为、扶弱助弱或舍己为人等先进事迹;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获得地市级(含)以上表彰。
三、活动组织管理及其它事项
1.发布通知:每年3月、9月,学生工作处下发评选通知。
2.提交材料:学生依据评选通知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所在院系提交评选材料。
3.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牵头组织实施,教务处、宣传部、团委、基础部、实践能力发展处、各二级院(系)协同,负责活动组织、评选、表彰、协调等各项工作。
4.获评之后至毕业离校之前,若有不符合“阳光之星”优秀形象的行为表现,将取消其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处理。
5.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修订。
附件1 :***学生获奖荣誉积分转换适用一览表
附件2:***学生系统评比表彰明细表
***
2020年7月8日
附件1:
***学生获奖荣誉积分转换适用一览表
赛事等级
赛事类别
赛事级别
积分
国家级
A1
特等奖
100
一等奖
80
二等奖
60
三等奖
40
优秀奖
20
A2
特等奖
80
一等奖
60
二等奖
50
三等奖
30
优秀奖
15
省级
B1
特等奖
60
一等奖
40
二等奖
30
三等奖
15
优秀奖
10
B2
特等奖
40
一等奖
30
二等奖
15
三等奖
10
优秀奖
8
市区校级
C1
特等奖
30
一等奖
15
二等奖
10
三等奖
8
优秀奖
6
C2
特等奖
15
一等奖
10
二等奖
8
三等奖
6
优秀奖
4
备注:依据表彰的影响力、竞赛性质和参与规模等将学生的获奖认定等级划分三级两类:国家级(A)、省级(B),以及与此两级对应的市级区级校级赛事(C)等三级,1类(重大赛事)、2类(重要赛事)、3类(一般赛事)等三类。具体类别参见***学生系统评比表彰明细表(附件2)
附件2:
***学生系统评比表彰明细表
一、学科竞赛表彰
学科竞赛表彰参见《***学科竞赛管理办法适用赛事一览表》,未列入一览表的学科赛事按照主办单位进行转换,由各院系部处自行组织办赛、参赛,并按照赛事类别C2转换荣誉积分。
序号
规格
赛事名称
主办单位
备注
1
A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直接组织)等
★、◎
2
A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共青团中央等
★、◎
3
A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共青团中央等
★、◎
4
A2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美国计算机协会
★、◎
5
A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
6
A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
★、◎
7
A2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等
★、◎
8
A2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9
A2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
★、◎
10
A2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教育部高等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11
A2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12
A2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13
A2
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写作、英语阅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
★、◎
14
A2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展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15
A2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RoboCon
共青团中央等
★
16
A2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门子(中国)***和中国仿真学会
★
17
A2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18
A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19
A2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20
A2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教育部、商务部
★
21
A2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某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
★
22
A2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网络技术挑战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23
A2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
24
A2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25
A2
全国周某某大学生力学竞赛
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等
★
26
A2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
★
27
A2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
★
28
A2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
中国光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
29
A2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
30
A2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
31
B1
XX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_*
对接A1赛事
32
B1
“挑战杯”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共青团XX省委等
对接A1赛事
33
B1
“挑战杯”XX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XX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共青团XX省委等
对接A1赛事
34
B2
XX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_*
对接A2赛事
35
B2
XX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_*
对接A2赛事
36
B2
XX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_*
对接A2赛事
37
B2
XX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_*
对接A2赛事
38
B2
XX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_*
对接A2赛事
39
B2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XX省选拔赛
**_*
对接A2赛事
40
C1
XX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选拔赛)
学习竞赛指导处、学工处
对接B1赛事
41
C1
“挑战杯”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选拔赛)
学习竞赛指导处、学工处
对接B1赛事
42
C1
“挑战杯”XX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选拔赛)
学习竞赛指导处、学工处
对接B1赛事
43
A3
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44
A3
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
45
A3
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46
A3
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中国商业联合会
47
A3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8
A3
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中国软件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49
A3
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
50
A3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
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51
A3
“忆学杯”全国商务英语大赛实践技能大赛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
52
A3
大学生心理辅导课教学竞赛
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
53
A3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中国数学会
54
B3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福建选拔赛
**_*
对接A3赛事
55
B3
全国大学生“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福建选拔赛
**_*
对接A3赛事
56
B3
“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福建选拔赛
**_*、**_*
对接A3赛事
57
B3
XX省大学生影像作品展
**_*、福建日报社东南网
58
B3
福建文创奖
中共XX省委宣传部
59
B3
海峡两岸信息服务创新大赛暨XX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共青团XX省委
60
B3
XX省“名仕杯”高校模拟法庭辩论赛
**_*
61
B3
XX省“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大赛
**_*、**_*
62
B3
XX省大学生艺术节
**_*
三年一届
63
B3
福建音乐舞蹈节
**_*、**_*、XX省文联、**_*
三年一届
64
B3
海峡两岸大学生舞蹈大赛
XX省文联、**_*
三年一届
65
B3
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
XX省文联、**_*
两年一届
66
B3
XX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_*
67
B3
**_*(大学生部)
**_*、**_*
四年一届
68
B3
XX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活动
中共**_*
69
B3
XX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
**_*、**_*公室
说明:
★ 代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排行榜》中的赛事。
◎ 代表由教育厅(**_*)颁布的《XX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的发展质量指标内项目中所包含的赛事。
二、综合能力表彰
序号
规格
奖项类别
赛事名称
备注
1
A1
团支部立项
全国活力团支部
2
A1
社会实践
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
3
B1
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4
B1
五四表彰
XX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5
C1
XX市教育系统红旗团支部
6
C1
XX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
7
C1
XX市教育系统学生先进团支部
8
C1
XX市教育系统学生优秀团员
9
C1
XX市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
10
C1
免监考班级
11
C1
五四红旗团支部
12
C1
先进班级
13
C1
优秀部门
14
C1
十佳社团
15
C1
十佳大学生
16
C1
十佳团支部书记标兵
17
C1
十佳学生干部
18
C1
十佳共青团干部
19
C1
三好学生
20
C1
优秀共青团员
21
C1
优秀共青团干部
22
C1
优秀学生干部
23
C1
优秀学生部长
24
C1
优秀学生楼长
25
C1
十佳社团会长
26
C1
一二.九表彰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7
C1
团支部立项活动获奖单位
28
C1
文明宿舍
29
C1
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30
C1
迎新先进工作者
31
C1
文艺先进个人
32
C1
集团运会先进工作者
33
C1
校运会先进工作者
34
C1
文明修身工程先进个人
35
C1
团支部立项活动先进工作者
36
C1
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37
C1
军训表彰
优秀学员
38
C1
分列式优胜单位
39
C1
党建表彰
感动同窗
备注:
①同一项目多次参加竞赛获奖可累计计算得分。
②A类、B类、C类评比如无等级的,统一参照该类别一等奖加分。例如“XX省优秀共青团员”加30分。
③学生干部任职情况依据【阳光 学〔2018〕22号】***奖学金管理条例按照5分、4分、3分、2分、1分等级依次加分。
④由各院系部处自行组织的综合能力表彰,报学生工作处审核后,并按照赛事类别C2转换荣誉积分。
三、第二课堂表彰
序号
规格
类别
活动
活动等级
备注
1
B1
辩论
XX省大学生辩论赛暨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省级
2
C1
***辩论赛
校级
3
C2
***法律系法制辩论赛邀请赛
院系级
4
C1
创新创业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
校级
5
C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
校级
6
C1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
校级
7
C1
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
校级
8
C1
***营销大赛
校级
9
C1
理论学习
***“国学月”系列活动
校级
10
C1
***“读书月”系列活动
校级
11
C1
“一马当先”知识竞赛
校级
12
C2
专业竞赛
土木***建筑技术竞技大赛
院系级
13
C2
信息***大学生科技节
院系级
14
C2
外语文化节
院系级
15
C2
法律文化节
院系级
16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课前十分钟”活动
校级
58
C1
***禁毒知识竞赛
校级
59
C1
***职业安全知识竞赛
校级
60
C1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班
校级
61
B1
演讲
“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
省级
62
C1
***演讲比赛
校级
63
C1
***同诵齐品大赛
校级
64
C1
志愿服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校级
65
C1
***“雷锋月”系列活动
校级
66
C1
***12.5国际志愿服务活动
校级
67
C1
无偿献血活动
校级
68
C1
“打手拉小手”义教活动
校级
69
C1
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校级
70
C1
回收旧衣物旧书籍活动
校级
***党政办公室 2020年7月8日印发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阳光 学 〔〕 17号 ***“阳光之星”评选表彰办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