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战略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18年11月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具体包括以下9大领域:
1、新一代信息技术;2、高端装备制造业;3、新材料产业;4、生物产业;5、新能源汽车产业;6、新能源产业;7、节能环保产业;8、数字创意产业;9、相关服务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我国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旨在通过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
202年1-11月,全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营收增速达8.6%,而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营收增速为1.6%。
目前,我国的创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跑、领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域不断增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路径,产业发展始终处于跟跑状态。
如在国外成熟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国内互联网产业较多开展应用模式创新,生物医药业则依靠仿制药来参与全球产业链。当前,随着国内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国际国内技术代差快速缩小。
由此出现的新局面是,一方面,我国技术引进的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也不可能把其先进技术转让给我国。事实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
在此情况下,“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在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夯实技术创新基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前布局前瞻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并跑甚至超越与领跑。
根据目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变化:
一、信息技术产业将建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发展体系,产业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物联网、通信设备、智能联网汽车(车联网)等部分领域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生物制药领域将形成从科研到成药的全产业链能力,生物新药和新疗法的技术基础将更加坚实,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部分领域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三、高端装备领域中,除高铁继续处于领跑地位外,集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功能于一体的北斗导航系统将进入世界领先地位,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等将实现发展的新跨越。
从战略新兴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未来3大都市圈仍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凭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已经占据了领先优势,成为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然而,这一发展趋势也造成了目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布局上呈现出,东部明显凸起,***。这种格局长期存在下去,必然不利于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导致地区经济的差距愈发拉大。
不过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东高西低、南快北慢的区域发展态势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开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头部企业和具有隐形冠军潜质的特色企业。未来5年,将是世界经济迈向新一轮景气周期的重要时段,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因此,必须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把握好发展趋势,依靠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取得更多的原创突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跃升。
结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科技安全的关键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加快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引擎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