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杨某某及其思想的探索

本文由用户“yuanjiahui8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9-23 07:22: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翻译家杨某某及其思想的探索》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翻译家杨某某及其思想的探索

杨某某(1915-2009)出生于天津的一个银行世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

杨某某的主要翻译活动:

杨某某自小跟随他的启蒙老师魏某某老先生学习四书五经以及其他的中国传统典籍,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杨某某深厚的国学造诣和文学功底为他以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某某的翻译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业余译者阶段(约1936-约1943)、职业译者阶段(约1943-1952)、译作高产阶段(1952-1972)、功成名就阶段(1972-1986)。1943年起,杨某某开始了职业译者生涯。他受邀来到了当时的国立编译馆,负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他和戴乃迭一起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成英文,打破了长期以来英文作品汉译占据翻译界的主流局面,开创了我国中文作品英汉的辉煌时代。

(1)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杨某某24时,就按照英雄双韵体的格式翻译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可译的。同时,杨某某认为文学翻译中的意象是不可译的,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运用一切方法解决这一困难,比如,加脚注或者是文内解释。如果译者实在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牺牲掉一些原文的意思。

对翻译中“忠实”和“信”的理解。杨某某始终把“信达雅”作为自己翻译的最高标准。他所强调的忠实是忠实于意义。把原文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尽可能使译出的文章接近原文的意义。

认为翻译中的“历史距离”可以消除。其一是杨某某认为译者可以设身处地。其二是杨某某认为人性的共同性和文化认同可以消除历史距离,而这也是翻译的基础。

杨某某翻译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1)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和语言能力。(2)强烈的爱国之情,广泛的兴趣爱好。(3)中西合璧的密切合作。(4)严谨敬业,谦虚淡泊。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翻译家杨某某及其思想的探索》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