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伤害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伤害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止血
当一个人受伤时,尤其是动脉血管受到伤害时,会造成大量的出血,大出血使伤员迅速丧失了有效的血容量,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伤员的生命。因此,在事故发生时要学会识别出血的类型,及时阻止血液外流。
1.出血的特征
1)动脉出血的特征:出血量大而快,常见到鲜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并有随脉搏跳动频率而不断射出。
2)静脉出血的特征:出血量比较小,多为暗红色的血液从伤口处涌出。
2.止血的方法
1)伤口较小时,应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如是四肢出血应尽量抬高出血部位,以减少局部组织的血流量。
2)直接压迫法,出血量较大时,应用干净毛巾等柔软物用力地按压在出血部位;不要经常移开观察止血效果,以免影响血小板的凝血止血效果。
3)指压法,发现伤员大量出血时,立即果断地用手指沿着出血血管的走向,在近心端以手指压到此部位的骨骼上。如手指出血,则在手指的两侧压迫动脉即可止血;如手掌出血,则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的内侧(此处各有一搏动点,即尺动脉和桡动脉)即可。
4)加压包扎法,此法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出血最有效,适用于四肢和头皮出血的急救。用干净的纱布或衣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领带压包扎,如果身边没有消毒布,可撕下衬衣的一只袖子,并用火(如打火机或火柴的火)进行简单的火焰消毒,在准备贴附伤口的那一面迅速移动烘烤30秒左右,迅速将衬衣布敷在伤口上,并加压包扎好。此法不易造成并发症,颈部大血管出血,可用对侧上肢做支架加压包扎止血。
5)止血带法,此法仅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常用充气止血带和橡皮止血,也可用橡皮管、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等代替止血带,其宽幅最好超过5cm ,在患肢伤口近心端绑扎,绑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以免皮肤、肌肉及神经被勒伤。如伤口仍在出血未止说明血带太松;但止血带也不可过紧,以免局部组织缺血而发生坏死,松紧程度以最松而又能止血为好。放松止血带时,应慢慢地松开,并用手指紧压伤口,以减少出血;如果上止血带时间过长(超过5小时)会引起肌肉坏死,发生“止血带休克”等现象,切不可用各种电线或铁丝来代替止血带。
6)药物止血法,可用凝血酶、云南白药或止血粉进行外敷止血;或适量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及白茅根煎剂等。
7)如伤员有明确的外伤(如坠落或遇车祸等),而无明显体表流血现象,应考虑有体内脏器破裂出血的可能,要迅速将受伤人送到附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及早地进行手术止血。
二、伤口包扎
1.伤口包扎的方法
受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要立即用纱布、绷带或干净的毛巾等对伤员的局部伤口迅速进行覆盖和包扎。现场的包扎可以起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轻疼痛等作用,防止进一步损害和避免伤口污染。
2.伤口包扎的原则:
洁:尽可能地注意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
快:包扎动作迅速敏捷,尽量减少出血;
轻:包扎动作轻巧,打结要避开伤口和关节部位,以减少疼痛;
准:包扎部位要准确,伤口要全部覆盖,范围要超过伤口边缘5cm--10cm;
牢:包扎要牢靠,既要松紧合适,又要避免绷带滑脱。
3.包扎的方法:
包扎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和三角巾,可用一块正方形棉布,对角折叠成三角形,剪开即成为两块三角巾;如果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用干净的衣服、床单、毛巾或头巾等来代替。绷带包扎的基本方法有:
环绕法:适用于额部、腕部及腰部受伤;
螺旋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伤;
“8”字法:适用于关节伤;
蛇形法:适用于固定敷料和夹板等,虽与螺旋法相似,但每圈互不覆盖。包扎时,如遇内脏器官和骨折断端的外露,不要随便还纳,应将露出的组织包好或用搪瓷碗盖好后再包扎。
三、骨折固定
骨折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创伤,如果伤员的受伤部位出现剧烈的疼痛、肿胀、变形以及不能活动等现象时,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骨折。这时候,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发生骨折时如果骨折不固定就可能出现两种危害:一是剧烈疼痛引起疼痛性休克,二是可能进一步加重伤害。因此,在发现伤员有骨折时,应作简易、可靠的固定。
骨折伤肢的固定可以减少伤员的疼痛,避免由于骨折端的活动损伤血管和神经,减少出血和感染的机会,便于伤员的运输。
1.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
①伴有出血和伤口的伤员,固定前要先止血、包扎好伤口防止继续出血,如果受伤人员已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②夹板与肢体之间要用纱布或衣服垫好,空隙地方要填紧,夹板长度要合适,长度须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二个关节。
③露出伤口的骨片,不要放回伤口,以免把污染带入伤口深部。也不要任意拨出或拿掉,留待医院处理。
④固定时,先固定伤口或骨折处的两边,再固定上下两关节部位。
⑤四肢固定要露出手指头(脚趾头),以便观察,如发现手指头(脚趾头)麻木、疼痛、发冷、苍白或紫绀等,说明包扎过紧,应松开一点,再重新固定。
⑥固定后伤肢要注意保暖(可用暖水袋、棉被等),禁止乱搬动。
2.骨折固定的方法
①锁骨骨折固定
以“8”字形绷带包扎法固定最好。固定时双肩尽量向后,两侧腋窝处垫一些棉垫或其它代用品。用宽绷带或布巾从患肩前经背到对侧腋下,再从肩经背返回患侧腋下,然后再绕过患侧肩部经背部到对侧腋下。如此反复5-7次,最后拉紧,结牢绷带。
②肱骨骨折固定
用合适的夹板或代替品,置于伤肢外侧(如有条件内侧同时放一块更好)。用折叠或带状的三角巾固定骨折的上、下两端,再用三角巾将手臂吊起,最后用三角巾把伤肢绑在躯干上加以固定。
③前臂骨折固定
将伤员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各放一块夹板,用三角巾绑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在胸前。
④股骨骨折固定
要求夹板长度从腋下、腰部直到足跟。将其置于伤腿外侧(如外侧不便也可放在下面),分别于骨折上、下端、腰部、臀部、膝下、足跟等处用布带或三角巾绑扎固定。
⑤小腿骨折固定
要求夹板长度从大腿中部直到足跟。将其置于伤腿外侧(也可下面),分别于骨折上、下端、膝上、膝下、足跟等处用布带或三角巾固定。注意足跟部用“8”字形包扎固定。
⑥骨盆骨折固定
伤员仰卧于硬板床上,用宽布或三角巾兜住臀部,围绕下腹部、会阴部扎紧固定。再在伤员膝下垫枕或衣物使膝半屈,并将两大腿用布带扎住以防外旋。初步固定后即可转送医院。
⑦肋骨骨折固定
让伤员端坐或侧卧,先作深呼气后屏住气,而后用宽约7-8厘米的胶布条,从未受伤的一侧背部(肩胛骨线)贴起,经过伤侧,由后各前,边拉紧边粘贴至未受伤一侧胸部,(锁骨中线);再用同样方法依次自下而上粘贴,上、下胶布重叠2-3厘米。如无胶布也可用较大的膏药粘贴骨折局部,也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固定。
⑧脊柱骨折固定
脊柱骨折一般伤势都较严重,关键是要安全转送,防止脊柱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损伤,造成伤员截瘫或死亡等。
⑨断肢处理
在事故中因不慎被机器或设备碾压或切割造成断肢体(手指或足指)时,应用干净的止血布等,包好受伤部位,将伤员和断肢(手指或足指)立即送到医院。注意:断肢不能涂各种药物,不能浸泡在任何溶液里保存。
四、伤员转送
在进行上述现场处理后,应根据伤员的伤情和现场的条件,迅速转送伤员。转送伤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搬运不当,可能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给受伤者带来终身的痛苦。所以转送伤员时要十分注意。
1.伤员转送的原则
①对危及伤员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大出血等,必须进行有效的现场抢救后才能转送,否则就有可能在转送过程中造成死亡,或加重伤害程度。
②对其它紧急情况,如开放性伤口,严重骨折等,也应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后再转送。
③在转送中不能停止对伤员的抢救,如在救护车中继续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XX脉输液等。
④在转送中要密切注意伤员情况,如出现危及伤员生命的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⑤转送过程既要快速又要平稳,尽量避免加重伤员的痛苦和损伤。
⑥转送时应随带伤员伤情及其处理情况的简要纪录。
⑦对伤员的离体组织(如手、脚指、头皮等)不要轻意抛弃,要妥善保管,随伤员一道转送医院。
2.伤员转送方法:
①徒手搬运法
如果受伤人伤势不重,可采用背、抱、扶的方法将伤员运走。
a.用双人拉车靠背椅作临时担架转送伤员
救护人员一人在前,反手紧抱伤员的腋窝,另一人在后,分别用手托起伤员的腋窝,进行转送。
b.单人背法徒手转送伤员
背法:救护人员把伤员放置于背上的转送方法。
c.单人抱法徒手转送伤员
抱法:救护人员一手放置于伤员腋下,另一手放置于双腿下,把伤员抱起的转送方法。
②担架转送法
如果受伤人伤势较重,有大腿或脊柱骨折、大出血或休克等情况时,就不能用以上方法进行转送伤员,一定要把伤员小心地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抬送。把伤员放置在担架上转送,动作要平稳。上下坡或楼梯时,担架要保持平衡,不能一头高,一头低。伤员应某某在后,这样便于观察伤员情况。在事故现场没有担架时,可用椅子、长凳、衣服、竹子、绳子、被单、门板等制成简易担架使用。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一定要用硬木板做的担架抬送,伤员放在担架上以后,要让他平卧,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东西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在转送中滚动或跌落,否则极易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使下肢瘫痪。
五、头部机械性伤害
1.头皮裂伤:由尖锐物体直接作用于头皮所致。如机械加工,高空坠物等事故易造成头皮伤害。
①较小的头皮裂伤:可剪去伤口周围毛发,再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伤口及周围组织,再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帕包扎即可。
②较大的头皮裂伤:由于头皮血液循环丰富,因此,出血比较多,处理原则是先止血、包扎,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止血的方法:
a.环形加压包扎法:由于头皮血供方向是从周围向顶部,故用绷带围绕前额、枕后,作环形加压包扎即可止血。
b.局部加压包扎法:对出血伤口局部,可用干净的纱布、手帕等加压包扎,也可直接用手指压迫伤口两侧止血。
2.头皮血肿:多由头皮挫伤和颅骨骨折引起。较大血肿需要送医院处理,较小的血肿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①头部受伤后出现时,应局部加压包扎处理,以防血肿继续扩大。
②头皮血肿刚出现时也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以减少局部血液供应。
③头部血肿禁止按揉,以免加重出血。
3)头皮撕脱:多见于女工长发卷入正在转动的机器里所致。一般伤害都比较重,应作紧急抢救后,迅速送医院。
事故现场抢救方法如下:
①加压包扎止血:a.用无菌的纱布或干净的布料、毛巾覆盖创面;b.用绷带从前额到枕后,加压围绕两圈固定,起到环形加压止血的作用;c.从中线开始向左右两侧,做前后返折包扎。最后再从前额绕枕后包扎两圈固定。
②止痛:由于头皮撕脱后,疼痛剧烈,出血较多,伤员高度紧张,极易发生休克。所以应根据事故现场的条件尽快想办法止痛,如服用止痛药,打止痛针等。
③处理并发伤:如面部还有其它损伤时,应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
④妥善处理撕脱头皮:将头皮用无菌或干净的布巾包好,放入密封的塑料袋内,再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瓶内,将伤员迅速送医院。
六、眼部伤害
1.眼结膜及角膜异物
当砂轮机打磨,机械铁屑、煤屑等异物入眼内时,不要用手或手绢揉擦眼睛,应让旁人用两个指头捏住上眼皮,轻轻向前提起同时向眼内轻吹,刺激眼睛流泪将沙尘冲出。如果进入的异物较多,可用清水冲洗。如经上述处理,异物不能排出,尤其角膜异物,应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眼部创伤
眼部组织脆弱,结构复杂,受伤后一般伤情较重,需专科医生作特殊处理。即使较轻的损伤,由于组织特殊又在面部,也最好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为妥。
现场包扎方法:
①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巾、布料等覆盖伤眼。
②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指宽的带条。先斜盖在一侧伤眼上,下部从同侧耳下绕过枕后,经对侧耳上回到前额,压住另一头。
③将压住的一头翻下,盖住另一侧伤眼,再绕到耳旁或枕后打结。
④若仅一只眼睛受伤,则只覆盖伤眼。
⑤也可以用三角巾面部包扎。
七、耳部伤害
1.外耳道异物
主要常见的外耳道异物是水、小昆虫、豆粒、钢珠以及耳塞等。自救方法主要有:
①如外耳进水较多,可用双手抓住一固定物,然后快速来回转头,利用离心力将水甩出来,也可抓住一固定物,头偏向进水一侧,单脚起跳将水震抖出来。
②对残留在耳内的少量水滴或本身进水较少者,可滴少许酒精使其挥发。
③在翻曲现场作业时,如果耳朵里有曲药虫或小飞虫进入耳内,可用灯光照射外耳引其出来,也可向耳内吹入香烟的烟雾驱赶小虫爬出。
④若是自然落入耳内的非动物性异物,可将患耳向下,使异物掉下。
⑤对圆形、光滑、较硬的异物,切勿用镊子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入更深处。
⑥经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取出异物时,应及时送医院处理。
2.鼓膜破裂
鼓膜较薄,如耳部受外部物体打击或气压剧变(如震动)时发生破裂。破裂后的鼓膜往往出现剧烈耳痛、耳鸣、耳聋,并有少量的血液从外耳流出。救护的原则是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①用酒精棉签擦洗外耳道,然后用消毒干棉球轻塞外耳道口,注意不要塞紧。
②禁止滴耳和洗耳,以免将病菌带入中耳。
③不要擤鼻,以免病菌从咽鼓管污染鼓室。并可用麻黄素液等滴鼻,使鼻腔通畅。
④可口服消炎药,预防感染。
⑤如外耳道流血较多或流水,应警惕颅脑损伤,立即送医院治疗。
3.耳廓创伤
①耳廓外伤伤口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巾覆盖并包扎,然后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②严重耳部创伤,多有骨折、耳内损伤,并常合并颅脑损伤。此时颅脑损伤已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③应注意保护耳廓,如损伤应妥善包扎,如耳廓脱落应按要求收集保存,随同伤员一同送往医院。
八、鼻部伤害
1.鼻出血
鼻出血是鼻腔内血管破裂所致。鼻出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见,引起的原因较多。发生鼻出血时,不要紧张、慌乱,以免加重出血,应按以下方法处置。
①伤员坐在椅子上,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5-10分钟。
②同时可用冰袋或冷湿毛巾冷敷伤者额部和后颈部。
③如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或出血量较大时,则可用鼻腔填塞方法止血。即将卷紧的纱布条(棉花条、软纸条等),轻轻塞入出血的鼻孔填紧,以求压迫止血。如还不能止血,则可加长纱条再次填塞,如能在纱条上滴几滴麻黄素液,则效果更好。
④出血止住后,填塞物应在4-12小时后取出。
⑤不要吞下流入口腔的鼻血,应某某在碗内或盆里,以便观察出血量。
⑥如经上述处理仍然不能止血,或出血量过大,则应迅速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鼻腔异物
当异物初进入鼻腔内,主要表现是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当异物存留较久时,其主要表现是鼻塞、流脓涕、恶臭、头痛、头晕等。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用麻黄素液或滴鼻净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
②吸一大口气,然后闭嘴并用手指堵住没有异物的鼻孔,再用力呼气,可将异物喷出。
③如不能喷出,可用镊子夹取,此法对于质地柔软的异物(如纸卷、纱条等)最为适宜。
④如较硬的圆形光滑的异物,则宜用弯钩自鼻前孔伸入,经异物上方伸至异物后面,然后向前钩出。
⑤经以上方法还不能取出,则应送往医院处理。
3.鼻部创伤
鼻部位于面部中央,紧邻颅底,系呼吸道上口,血液循环极为丰富。因此,鼻部创伤常伴有严重出血、窒息、骨折和颅脑损伤。其抢救的基本方法如下:
①较重的鼻部创伤,有大量的血液、凝血块、异物、碎骨片等流入咽喉部。极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尤其是伴有颅脑损伤昏迷的伤员,此时除按颅脑伤采取侧卧外,还应特别注意清除口咽部的血块等异物,保持呼吸通畅。如出血量大,可采取侧俯卧位,使口腔尽量处于低位,以利血液顺利流出,如果伤员出现窒息,又不能缓解时,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气管插管吸出血液等异物。
②对鼻部创伤后出血,现场可按上述鼻出血方法处置,但对较大出血往往效果不佳。因多为鼻后部出血,需专科医生处理,此时可按压颈动脉减少出血,并迅速送医院。
③鼻部创伤情况较危急,应迅速送医院,如有离体鼻或其他组织应一道送医院。
④对鼻部伤口,不论轻重,均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巾覆盖包扎,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注意不要在伤口涂擦任何药品,伤口对合要整齐,以免以后影响面部美观
九、心肺复苏
当人体受到严重的机械外伤时,伤员可能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6分钟,伤员的脑细胞会受到伤害,使伤员丧失抢救存活的机会,抢救人员必须在心跳停止后5-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这是抢救伤员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发现伤员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时,应毫不犹豫地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心脏复苏措施。
1.胸前叩击法
当伤员心跳停止时,首先采用胸前叩击法复苏。方法是伤员仰卧,抢救者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距胸壁上方20-30厘米高处落拳,用中等力量快速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立即触摸颈动脉,听心音,如无颈动脉搏动及心音出现,则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注意:切记反复进行叩击,以免延误了抢救时机。
2.胸外心脏按压法
①伤员仰卧位,背后须是平整的硬地或木板以保证挤压效果。
注意:伤员不能卧于帆布担架或软床上,此时应移出或在背上垫一块木板。
②救护人员立于或蹲于伤员的右侧,将一手掌根放在伤员胸骨下1/3处,手指稍微抬起不与胸臂接触,另一只手掌叠加于该手背上。
③两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
注意:用力要适中,过轻按压无效,过重易造成肋骨骨折,以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宜。
④按压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但掌根不要离开胸骨。
⑤每次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每分钟按压60-100次。
3.口对口人工呼吸
①伤员仰卧,首先清除口中的污物,取出假牙,解开衣领、腰带等。
②救护人员用手托起伤员的后颈,使其头部后仰打开呼吸道,使呼吸道开放。
③救护人员用另一只手捏住伤员的鼻孔,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贴伤员口部用力吹入,使其胸部上抬。
④然后将捏鼻孔的手放松,脸偏听偏向一侧,让伤员胸部及肺部自然回缩将气排出。
⑤每5秒钟吹气一次,即五次心脏按压后进行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①抢救时最好是两个人,一人作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作口对口人工呼吸。两人可记数配合,每按压五次,人工呼吸一次。
注意:要在停止按压的瞬间立即吹气。
②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则可按压十五次心脏后,连续作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两次吹气应在5-6秒钟内完成,以免心脏按压停止过久。
5.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
可用下列指标来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如有效则应继续进行抢救,直到伤员出现较稳定的自主心跳呼吸为止,如无效则应寻找原因,并坚持抢救直到医务人员赶到或伤者确实死亡。
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
①口唇、指甲渐渐转红。
②可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博跳动。
③可测到血压。
④瞳孔由大逐渐缩小。
⑤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⑥出现自主心跳。
⑦神志逐渐恢复。
十、机械伤害
1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窒息性气体是指能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的利用氧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的有害气体。
1.窒息的主要症状
①轻度中毒: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症状,有时可能出现短暂性晕厥。
②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皮肤,粘膜呈现樱桃红色,可有多汗、烦躁,并很快进入昏迷状态。
③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中毒者突然昏倒,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可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死亡率较高。
2.强酸类中毒的现场急救
皮肤灼伤后,立即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然后局部给予2%-5%碳酸氢钠或1%氨水或肥皂不以中和酸,然后再用水冲洗。误服中毒者,严禁洗胃,可给予2.5%氧化镁溶液、牛乳、豆浆、蛋清、花生油等口服。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口服),以免产生二氧化碳促发胃穿孔。
3.强碱类中毒的现场急救
强碱类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钾等。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铵也属碱。碱灼伤皮肤后立即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然后涂以1%醋酸以中和剩余碱。切忌在冲洗前应用中和剂,否则会产生中和热加重灼伤。误服强碱时,应迅速口服食用醋,3%-5%醋酸。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伤害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