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初中化学月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初中化学月考(考试范围:绪言及第一单元)
班级 姓名 分数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刻舟求剑 B. 司马光砸缸 C. 火烧XX D. 铁杵磨成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C.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只有在加热或点然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3.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B.容易燃烧C.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D.容易汽化
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发生化学性质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 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某某C. 氢氧化铜受热易某某;汽油燃烧D. 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常用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量筒可用作中和反应的容器 B.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C.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某某,也可用嘴吹灭
D.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XX网上
8.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9.甲、乙同学分别用50ml量筒量取40ml水,甲同学仰视刻刻度,乙同学俯视刻度,则关于甲、乙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偏大 ,乙偏小 B甲偏小 乙偏大
C.都是40ml D.无法确定
10.某同学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究竟来自何处提出了三个猜想:猜想1:呼出CO2来自于空气;猜想2:呼出CO2来自于人体内部气体交换;猜想3:呼出CO2来自于空气和人体内部气体交换。为了验证猜想,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吸气时应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②呼气时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③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吸气和呼出分别只需交替进行一次;
④实验过程中应猛吸猛呼 ;⑤A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CO2 ;⑥B中试剂的作用为检验并除去空气中的CO2 ;⑦该实验证明人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CO2; ⑧猜想3正确。
A ⑤⑦⑧ B ②⑤⑦ C ⑦⑧ D ⑤⑦
(8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加热后的坩埚(或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倒完液体药品后,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把块状固体垂自投入试管中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滴瓶中滴管取液后进行清洗
(5分)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对少量液体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实验结论】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 的猜测是正确的。
【表达与交流】请你提出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什么酒精比水分更容易挥发?
【拓展与应用】通过以上探究,请你对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提出一点建议:
(2分)写文字表达式: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初中化学月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